学习廖俊波先进事迹心得体会十篇 (篇一) 廖俊波——逝者的灵魂扶正庸官、懒官的脊梁 全国优秀县委书记,福建**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廖俊波在出差途中遭遇车祸,经抢救无效因公殉职。这名年仅 49 岁的优秀干部曾仅用两年,就带领长期位居福建倒数第一的贫困县迅速攀升至全省前 10。而且全县干部无一违法犯罪。《福建日报》刊发对廖俊波的人物通讯《摆脱贫困寻出路》。报道称,**年 6 月,廖俊波任 XX 县区委书记。政和地处山区,交通闭塞,基础薄弱,发展长期滞后。贫困县、革命老区、经济发展长期全省倒数第一,这就是政和的标签。实地调研两个月后,全县近 200 名副科级以上单位负责人被召集在一起,开了三天经济社会发展务虚会。经过热烈讨论,会议确定,致力突破工业、城市、旅游、回归等四大经济。他主动带头,能到现场就不在会场。**年政和同心经济开发区建设之初,为考察地形,廖俊波和同事穿着长筒雨鞋踩进烂泥田拔不出来;每年春节期间,廖俊波都到群众家中,和群众促膝长谈,商讨发展大计……就这样,短短 4 年,政和山乡巨变,财政总收入从**年的 1.6 亿元增加到**年的 4.9 亿元,gdp、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均实现翻番。**年,XX 县区首次进入全省发展十佳。而且,近四年来,该县未发生党员领导干部严重违法犯罪案件。 如今斯人已逝,我们能做的就是以廖俊波为镜,不忘初心,扎实工作,继续前行。反观当下的党员干部,有的已经丢失了为官一方就要造福一方百姓的初心,存在急功近利,做面子工程赢政绩,缺乏实干精神以及慵懒散的问题。廖俊波他是个工作狂,每天把自己的行程安排得很满,睡觉休息的时间极少,并且常常带着微笑,从不提苦怕累。在“两学一做”的教育带动下,许多党员干部也不再像过去那样动不动就喊苦喊累,党员干部们已经积极的动起来、干起来。过去那种“为官一杯茶一份报纸”的固有形象也逐渐从百姓心中褪去,大家都积极的撸起袖子,加油干。众所周知,书记指出,“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庸政、懒政同样是腐败”、“为官不易不能为官不第 1 页 共 10 页为”。这些号令无不在对“为官不为”现象的三令五申,无不是对“为官不为”者的劝诫。同时,中国目前处于深化改革攻坚克难期,各种社会矛盾不断凸显,对党员干部处理问题能力和群众工作能力要求不断提高。于是,有的党员干部感叹“为官不易”,工作办事只求过得去,不求过得硬,当“太平官”、“逍遥官”。 俗话说,在其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