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范抓引领之心得体会 西包嘎查是义勒力特镇十七个嘎查当中民族氛围和民族气息浓郁的自然村之一。百分之九十九的群众都是蒙古族。166户,541 口人,在察尔森水库灌区前哨与东白音嘎查和幸福嘎查为邻。常年不断的洮儿河分割了东包嘎查和西包嘎查的各自属地,使之隔河相望,睦邻友好的关系紧密相连。 在 6 月 23 日下午 4。30 分的工作会上,按照李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开展两级示范抓引领的工作部署,我在队长宋兴华同志的带领下,和白建民、王红艳两位同志的配合下逐一入户。 十几年来,党中央的各项惠民政策,在不断落实到基层,从扑面而来的稻草芳香走进这多年前被誉为贫困村的西包,给我一种耳目一新、刮目相看的感觉,街道上平整的水泥路,已将坑洼不平、撤带烟尘的时代深深埋在历史中,两侧整齐的院墙,风格相近的彩钢瓦房,相应成趣,变成一幅秀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画卷,我和白建民在村委成员赵翠莲的带领下,走进了十几户人家,家家用上了干净的自来水、现代化通讯设施,几十年前就告别了洋蜡、煤油灯,无线宽带网络普及,高清电视挂上了墙,庭院中有了标准的厕所,公共的幼儿园里朗朗的读书声、欢笑声悦耳动听,大部分公共设施基本完备。 讲过走访了解,大多数人家都是以种地耕田为收入来源。庭院经济匮乏,以寻常小牲畜为主,没有大规模经营的农牧民,年收入仅在两三万元之间是普遍现象,也是摆脱贫困的一种社会问题。 7 月 9 号,我们又一次示范抓引领,与两周前一样,村容村貌有效的改观,有的屋舍俨然窗明几净,有的庭院荒草丛生家徒四壁,与美丽乡村形成了反差,一个最突出的现象,就是大龄男青年居多,都没有娶妻生子,从而立到不惑到已知天命的年龄仍然是孤身一人,原因就是一个字“穷”。我想这也是这个村的一个显著“社会问题”。 美丽乡村面貌以初具雏形,若彻底改变贫困局面,应将示范抓引领常态化,村民适应新常态,在合理有序的长效机制下,第 1 页 共 2 页百姓一定会有新作为,旧貌变新颜只在意识转变。我会与每一个青年干部一样长蹲点,传达中央的各项惠民政策,密切党的干群关系,促进各项事业的发展。 张三 2015 年 7 月 16 日第 2 页 共 2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