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教学中如何有效提问——基于《牛顿第一定律——惯性》的课例分析兰州市第八十三中学 王小春( 甘肃 兰州 730050 )摘要:教学的艺术其实也是提问的艺术,本文从作者的一节课的教学设计中关于提问的研究,指出要想做到有效提问,教师在设问时应该切近学生生活,待答时应该因势利导和循循善诱,理答时以正面激励学生为主,同时不仅预设问题,还要预设学生可能出现的答语,并且充分关注课堂上新生成的问题。关键词:物理教学 有效提问 课例分析 惯性思维是从问题开始的,在物理教学中,教师通过创设物理情境,有针对性地提出问题来开启学生心灵,诱发学生思考,激发学习兴趣,同时也便于教师了解掌握学情,及时调整教学节奏,提高教学效益。一节课上良好的教学提问设计可以架起师生间交流的桥梁,将看似零散的教学知识点串起来,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下面笔者将通过列举自己的一节课例《牛顿第一定律——惯性》教学中的问题设计,谈谈教师在提问时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牛顿第一定律——惯性》是北师大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七章《运动和力》第七节《牛顿第一定律》一节中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摩擦力》,通过这一节的教学引出下一节要学的牛顿第一定律。这一节课的教学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了让学生对惯性的概念有深入的了解,在这一节的教学中我主要通过设计以下问题来将课层层推进。1. 在新课引入时创设情境提问:如果你站在公共汽车上,当汽车突然启动时,你会向后倒,而当汽车急刹车时,你却会向前倾,这是什么原因呢?2. 在演示打击棋子的实验前,提问:“大家猜想可能出现一些情况?”3. 在演示打击纸片的实验前,提问:“大家猜想鸡蛋是跟着纸片一起飞出还是掉进下面的杯中?”4. 在演示运动中的模型人的惯性实验前,提问:“大家猜想小人会怎样呢?”5. 上面三个演示实验完成后提问:“上述实验中有什么共性的东西存在?又有什么不同之处?”6. 如何理解惯性的概念?7. 一切物体都有惯性吗?8. 物体的惯性如何体现? 9. 物体的运动状态有哪几种?10.下列物体的惯性如何体现?(1)静止在桌面上的书(2)正在以 10m/s 速度运动的汽车(3)一个正在加速的汽车,某时刻的速度是 5m/s。11.物体惯性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112.如何比较不同物体惯性的大小?13.概念辨析: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1)运动的物体有惯性,静止的物体没有惯性。 (2)运动速度大的物体惯性大。 (3)重力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