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高效教学模式,减轻学生过重负担天津市南开区风湖里小学庞娜创新高效教学模式,减轻学生过重负担素质教育发展到今天,对我们的教育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节约、高效不仅仅是经济领域的概念,教学同样需要。什么样的课堂是高效课堂?关键在于,学生在一节课堂上“学会了什么”、“怎么学的”,即学生的学习方式。什么样的学习方式是好的、有效的学习方式呢?要看学生的参与程度。《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1.从学生的角度看:学生学习的内在需要主要体现在学习兴趣,因此在数学课中培养学生的兴趣至关重要。如果学生对所学内容感兴趣,便会使大脑产生优势兴奋,表现为注意力集中,记忆深刻,思维敏锐。2.从学习数学的基本方法看:学生不是一张白纸,因此数学学习的基本方法是对经验现象的逻辑归纳和引申。基于此,小学数学教学更要向学生提供探索、讨论、实践、调查和解决问题的各种机会,让学生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人,给学生思考和发展留下充分的空间。基于以上原因,提倡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成为现下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如何在实际教学中体现自主、探索、合作的学习方式也成为一线教师研究的重要内容,下面就结合我的教学经验谈谈我的感悟。一、摆正教师的位置。教师的职责是组织、帮助和指导学生进行学习,学生才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只有摆正教师在课堂上的位置,才能从真正意义上说还课堂于学生,才能真正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二、结合知识精心设计实践活动,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动机,形成学生主动参与倾向。“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了浓厚兴趣,学习就变成了愉快的事情,就会学得积极主动。小学生好奇心强,喜欢动手尝试,教学时应通过学具操作,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触觉等感官一起参与认知活动,这样的直观教学能引起学生的兴趣,促进注意力、观察力、思维力的发展。心理学研究表明,有多种感官参与的认知活动的效果明显优越于由单一感官的认知。例如,一位教师在《体积与体积单位》一课中教学体积概念时,是这样设计的:“实验引入:分组实验:每组有一烧杯,烧杯中有少量水,水上有乒乓球,当乒乓球上升到红色标线时将乒乓球取出。规则:1.不能用手直接放入烧杯(可使用桌面上提供的物品,如石子、棋子等)。2.当乒乓球浮到标线位置才能用手取。3.你能发现什么数学问题。反馈:分组汇报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