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列性作文训练仇淑丽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与教师的专业成长亦是如此。作为语文课,在以往的写作教学中一直存在着这样的问题:学生习作兴趣不高,写作习惯难以养成,写作课随意性强,教师各自为战,方法虽多而不专,即使个人能力突出也难以带动整体水平的提升。通过岗位练兵系列活动的培训与实践,将我们的教学理念和服务思想定位到了全新的高度。也将科学性、实效性、服务性、发展性的理念植根于每个教师的心中。基于此,我们八十二中语文教研团队,通过校本研修,从学生实际需求出发、充分发挥教师个人专长,经过持续研讨与课堂实践,形成了具有我校特色的序列性作文训练的思路,旨在规范作文训练目标任务、激发学生写作兴趣与提高教师写作指导水平。初一学年——模仿训练具体做法是这样的:写人的记叙文在讲《皇帝的新装》时,通过分析皇帝、大臣、骗子、老百姓、小孩的语言、心理、行动等来把握人物的性格特点,继而在“当堂训练”环节,让学生运用语言、心理、动作等多种人物描写方法进行写作训练,学生仿写有范本,教师指导有依据,阅读写作有机结合。在学写记事的记叙文时,为训练交待清记叙的要素,在讲《走一步,再走一步》时,安排学生复述课文,让学生明白记叙文交待要素的重要性,接下来安排一篇“那件事告诉了我”的记叙文写作,要求学生把记叙的要素交待清楚,以读带写,阅读写作相辅相成,阅读能力、写作1水平相得益彰。总之,初一学年的记叙文写作,让教材成为写作的范本,让阅读指导写作,让仿写为主要手段的作法,让老师教有所依,让学生学有所得,不失为施之可行,行之有效的好做法。初二学年——积累拓展初一的学生已经具备了写作记叙文的基本能力即内容完整通顺,能够交代清楚记叙文的六要素;结构上能比较合理地安排写作顺序;语言通顺表达方式比较恰当。一、训练构想:作文教学要和阅读教学结合起来,读写结合是语文教学的一条重要原则,中学作文应以课文为范例,学生依此为样,联系自己的种种实际做出文章来。如此反复训练,才能逐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二、训练目标:1、掌握描写的方法;学会抓住特点对人物进行描写。2、通过课文中的范例,练习通过描写人物的外在表现来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写出真情实感。三、训练内容充分开发写作资源,体现“课本是源”的语文写作观,从课内阅读中学习写作。这一单元五篇文章(《背影》、《阿长与〈山海经〉》、《老王》、《台阶》、《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