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 自然界的第三单元 自然界的水水学习目标1. 了解构成物质的微粒:分子和原子2. 理解分子、原子的定义3. 记住分子、原子的性质(特点)4. 能运用分子、原子的特点解释生 活中常见的现象11 、敞口在空气中的水为什么会减 、敞口在空气中的水为什么会减 少?糖放入水中为什么不见了?少?糖放入水中为什么不见了? 22 、衣柜中樟脑片为什么不见了?、衣柜中樟脑片为什么不见了? 33 、同学们为什么会闻到花的香味?、同学们为什么会闻到花的香味?实验:实验:在静置的水中品红为什么能 在静置的水中品红为什么能 扩散呢?扩散呢?同学们能看到这些气味吗?为什么 ? 科学家研究发现,世界上的所有物质都是由人们肉眼看不见的微粒构成,并把这些微粒取了一个好听的名字:分子、原子。小结:物质是由微小的粒子小结:物质是由微小的粒子 ---- 分子分子、、原子原子或或离子离子构成的构成的分子和原子是真实存在的用扫描隧道显微镜获得的苯分子图通过移动硅原子构成的中文字1 、分子: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注意: ①“ 保持”的含义是指构成物质的每一个 分子与该物质的化学性质是一致的。 ② 分子只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不 能保持物质的物理性质。 ③ 最小不是绝对意义上的最小。一、分子原子的概念一、分子原子的概念2 、原子:化学变化中最小的粒子说明:在化学反应中原子是最小的粒子,在反应中原子种类不变,原子的数目不变。原子在化学反应中不能再分裂,但并不是不可以再分。肉眼看不见的分子有何特点?肉眼看不见的分子有何特点?我们知道:我们知道:11 、花香能闻到,但却看不到。、花香能闻到,但却看不到。22 、能看到整块糖,却看不到溶解后的糖。、能看到整块糖,却看不到溶解后的糖。二、分子的性质(特点)1 、分子的体积和质量都很小 一个水分子质量约为 3×10-26Kg ,一滴水中太约有 1.67×1021 个。[ 实验探究 ] 知识背景:酚酞是一种酸碱指示剂,遇酸不变色,遇碱变红色,浓氨水呈碱性,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现象: 烧杯 A :无色酚酞变红色 烧杯 B :无色酚酞不变色解释: A :氨分子在空气中不 断运动 进入 A 杯的酚酞溶液中B :没有氨分子进入 B 杯的酚酞溶液结论: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做氨水的扩散实验时:为什做氨水的扩散实验时:为什么么 AA 杯中的溶液变红了?请你提出杯中的溶液变红了?请你提出猜想,并设计实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