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实施乡村特色民宿小镇项目市场调研报告随着旅游消费升级,用户的消费水平和消费观念转变,民宿行业持续走热。民宿,作为一种新兴的非标准住宿产品。主要是指根据当地旅游发展情况自建、租赁改造或拿地开发的小规模旅游住宿功能产品,并结合地域文化特色与市场需要,提供全方位、个性化体验服务的非标准住宿产品。我国旅游行业是民宿行业发展的奠基石,依托现阶段旅游业的飞速发展,我国民宿行业也迈入了高速发展阶段。民宿是指业主或或房屋经营者利用空闲房间,融入房东个人特点或当地特色改造而成的,帮助房客体验当地文化、自然、生活方式的住宿产品。按位置和服务特点的不同,民宿可分为农家乐、青年旅社、乡村别墅、客栈、城市民宿。酒店式公寓等类型民宿作为非标准住宿,具有个性化,平民化,互联网化等特点:(1)个性化是民宿有别于酒店、公寓等标准住客机构的最主要特征,民宿行业没有统一的标准和规范,其设计富有个性,主要体现房东个人特点或当地特色;(2)平民化,民宿大部分房源是个人房源,由当地的房东经营,房东能够帮助房客体验当地的美食、景色、民俗等,拉近民宿与房客的距离;(3)互联网化,民宿的房源分数,依托爱彼迎、途家、小猪等互联网平台可有效提高民宿的知名度和经营效益,随着共享经济的兴起,民宿房源依托互联网实现共享以及成为行业的重要特征。一、行业产业链1、中国民宿行业产业链上游参与者为房源供应方,包括个人房东,物业公司,公寓的管理机构等,其中个人房东是房源主要的提供奢,房源供应方将房源出租给民宿行业产业链中的民宿企业开展民宿业务,房源的租金价格受多种因素影响,例如用于旅游度假的民宿,其租金受地理位置影响较大,热门景点的房源租金价格较高;2、中国民宿行业产业链中游的主体为民宿企业,分为民宿运营商和民宿平台商,运营商负责民宿的日常运营,行业中民宿运营的参与者包括房源提供方以及专业的民宿运营商。个人房东是民宿运营最主要的参与者,但个人房东通常缺乏专业技能,管理水平参差不齐,运莒中存在不规范的问题;物业公司、公寓管理机构等机构缺乏民宿运营经验,通常采取和专业的民宿运营机构合作的方式,较少参与到民宿运营之中;3、中国民宿行业产业链下游消费终端为民宿客户,包括游客、商务人土、学生等。民宿种类众多,能够满足不同房客的需求,根据头豹研究院调查,50%的民宿房客是游客,37%的民宿房客是商务出行人士,还有一定比例的民宿房客是走亲访友、异地医疗和异地求学的房客。二、行业发展环境分析1、经济环境得益于中国经济的稳定增长,中国旅游业发展迅速,2018年中国国内居民旅游花费已达到5.1万亿,住宿作为旅游出行中的必要环节,民宿的市场需求不断上升。同时,大量资本涌入民宿行业、酒店企业、房地产企业等接连进军民宿行业,民宿行业内企业数量不断增多,相互促进发展,助推行业加速发展。此外,民宿在解决房屋闲置、促进地区经济发展方面能够发挥里要作用,受到了政府认可并获得国家政策的支持。2、社会环境近几年,我国旅游业快速发展,旅游人数和旅游收入持续增长,2019年国内旅游人数60.06亿人次,比上年同期赠长8.4%;国内旅游收入5.73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1.7%。2020年疫情重创旅游业,旅游人数和旅游收入均有所下降,2020年国内旅游人数28.79亿人次,比上年同期减少30.22亿人次,下降52.1%。国内旅游收入2.23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减少3.50万亿元,下降61.1%。随着疫情好转,旅游业复苏,经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测算,清明节假期,全国国内旅游出游1.02亿人次,按可比口径同比增长144,6%,恢复至疫前同期的94,5%;实现国内旅游收入271,68亿元,同比增长228.9%,恢复至疫前同期的56.7%。三、行业发展现状我国旅游人数持续增加,短租需求增加,在线短租用户规模扩大,2017年我区在线短相用户规模0.91万人,2019年增至2.34万人,2020年妥疫待影响,国人出游通阻,在线短租用户规模缩小至1.91万人,随着疫情好转,2021年在线短租用户规模达3.13万人。四、行业市场规模在市场需求增长,资本扶持、政府鼓励的情况下,中国民宿行业的市场规模从2014年的19.0亿元增长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