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 学年度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一、选择题(36道小题,每题1.5分,总计54分。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1、《耒耜经》记载:“辕有越,加箭,可弛张焉。……所以进退,曰评。进之则箭下,入土也深;退之则箭上,入土也浅。……横于辕之前末曰槃,言其可转也。左右系,以乎轭也。辕之后末曰梢,中在手,所以执耕者也。……江东之田器尽于是。”这一农具A.标志着耕犁的出现 B.反映了耕犁的完善 C.促进了牛耕的普及 D.导致了人力的解放2. 农业文明催生了较为完善的土地制度。下列对中国古代土地制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井田制是一种土地国有制,土地属于国民所有B. 战国时期各国变法确立了封建土地私有制C. 自耕农土地私有制是封建土地私有制的主要形式D. 唐代开始实行的均田制是一种土地国有制3. 据《新全球史》记载,早在 12 世纪福建就进口稻米,而专门种植荔枝、柑橘及甘蔗高价销往北方,尽管政府要求福建人种植稻米以减少对进口稻米的依赖,却收效甚微。这种现象反映了该地区( )A.比较适合种植经济作物 B.政府放松对商业的限制C.农业生产的商品化 D.人们对于外国稻米的喜好4. 明中叶以前,商人在文学作品中多被描述为见利忘义、骄奢淫逸之徒;此后,秉性端庄、诚信有义的商人形象在明清小说中却屡见不鲜。商人形象的变化反映出( )A. 重农抑商政策名存实亡 B. 商业道德伦理水准超越前代C. 士人主流价值取向改变 D. 社会经济变动冲击传统观念5、“今若举开采之事,聚集多人,……难以稽察约束,恐为闾阎之扰累。……现在劝民开垦,彼谋生务本之良民,正可用力于南亩,何必为此徼幸贪得之计,以长喧嚣争竞之风。”(自《东华录》)。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朝廷最有可能A.鼓励商业资本的积累和手工业的扩大再生产 B.撤销现有相当规模的官营手工业C.对民营手工业进行限制和打压 D.默认雇佣和被雇佣关系生产方式的发展6、阅读下图英国输华货物统计表,造成该表所反映趋势的根本原因是A.鸦片战争后中国市场被打开 B.鸦片走私泛滥,抽走大量资金 C.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抵制作用 D.中国开放的口岸太少7、《东方杂志》1917 年第 14 卷第 6 号登载《下图反映了我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情况,图中的F 1 为动力,F 2 为阻力,其中F 2>F 1 的情况出现于A.甲午战争后的初期 B.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C.南京国民政府的前十年 D.解放战争期间8、1948 年 4 月 2 日《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