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 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高一历史试卷 (本试卷分第Ⅰ卷、第Ⅱ卷两部分,总分 100 分,考试时间 90 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位置。2.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 2B 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3.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4.答非选择题时,必须用 0.5 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位置。第Ⅰ卷 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60分。每小题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黄梅戏《天仙配》里有一段经典唱词:“你耕田来我织布,我挑水来你浇园。寒窑虽破能避风雨,夫妻恩爱苦也甜。”这是古代中国传统经济的写照。这种传统经济的主要特点有①以家庭为基本生产单位②封建社会王朝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③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④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2.《左传》相传为左丘明为解释《春秋》而作。书中记载“欲绮夺夷阳五田”“郤犨与丝矫争田”“晋欲至与周争堠田”(注:划线部分是人名)。这些历史现象反映的实质是( ) A. 贵族间的争权夺利 B.少数民族对中原的冲击C.地主土地兼并严重 D.土地日渐私有化3.《后汉书》载:“建武年间,(任延)诏征为九真太守。……九真俗以射猎为业,不知 牛耕,民常告籴交址,每致困乏。延乃令铸作田器,教之垦辟。田畴岁岁开广,百姓充给。”这段记载反映了当地( )A.推广曲辕犁后增加了耕地面积 B.自然资源的贫乏导致生活贫困 C.开始注重精耕细作提高农业产量 D.农民意识的落后导致生活贫困4.宋人诗云:“小麦青青大麦黄,原头日出天色凉。妇姑相呼有忙事,舍后煮茧门前香。缫车嘈嘈似风雨,茧厚丝长无断缕。今年那暇织绢着,明日西门卖丝去。“诗中反映了( )A.手工产品质量低下 B.农业生产规模庞大C.农民家庭生活闲适 D.农户经营方式多样5.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从政治角度讲,有为百姓而“鸣”,有为统治者而“鸣”, 冯天瑜曾指出:中华传统文化在春秋战国时期表现为“以民本思潮和专制主义为两翼的百家争鸣的私学文化”。其中为百姓而“鸣”的民本思潮和为统治者而“鸣”的专制主义分别 是( )A.墨家、儒家 B.法家、道家 C.儒家、法家 D.道家、儒家6.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下列最能体现这一思想的诗句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