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学第一单元总论传染病 :是指由病原微生物感染人体后产生的有传染性,在一定条件下可造成流行的疾病。感染性疾病 :是指由病原体感染所致的疾病,包括传染病和非传染性感染性疾病。机会性感染 :当某些因素导致宿主的免疫功能受损或机械损伤使寄生物离开固有的寄生部位而到达其他寄生部位,平衡就不复存在而引起宿主的损伤。首发感染 :人体初次被某种病原体感染重复感染 :人体在被某种病原体感染的基础上再次被同一种病原体感染混合感染 :人体同时被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病原体感染重叠感染 :人体在某种病原体感染的基础上再被另外的病原体感染复发 :是指当患者进入恢复期后,已稳定退热一段时间,由于体内残存的病原体繁殖而使临床表现再度出现的情形。再燃 :当传染病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逐渐减轻,但体温尚未完全恢复正常的缓解阶段,由于潜伏于血液或组织中的病原体再度繁殖,使体温再次升高, 出发病的症状与体征再度出现的情行。后遗症 :有些传染病患者在恢复期结束后,某些器官功能长期都未能恢复正常的情形。肾综合征出血热:以鼠类为主要传染源的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本病的主要病理变化是全身小血管广泛性损伤,临床表现以发热休克,充血出血和肾损伤为主要表现。感染 :是病原体和人体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共生状态 :在漫长的生物进化过程中,有些微生物, 寄生虫与人体宿主之间达到了互相适应,互不损害对方的共生状态隔离 :是指将病人或病原携带者妥善地安排在指定的隔离单位,暂时与人群隔离,积极进行治疗,护理,并对具有传染性的分泌物,排泄物,用具等进行必要的消毒处理,防止病原体向外扩散的医疗措施传播途径 :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另一个易感者的途径易感者 :对某种传染病缺乏特异性免疫力的人传染源 :是指病原体已在体内生长,繁殖并能将其排出体外的人和动物伤寒 :是由伤寒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肠道传染病,临床特征为持续发热,表情淡漠,相对缓脉,玫瑰疹,肝脾大,白细胞减少等。结核病 :是由结核分支杆菌引起的一种慢性感染性疾病,以肺结核最常见, 主要病变为结核结节,浸润,干酪样变和空洞形成。包囊: 是溶组织内阿米巴的感染形态,包囊抵抗力强,能耐受人体胃酸的作用,在潮湿的环境中能存活数周或数月。败血症 :是病原菌侵入血流生长繁殖并产生大量毒素和代谢产物引起严重毒血症的全身性感染综合症感染过程的表现:清除病原体,隐性感染,显性感染,病原携带状态,潜伏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