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如何做到终身学习就个人而言,终身学习是终身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各种专门人才为更好地适应不断发展和变化的社会需要而进行的再学习、再教育。教师作为人类文明的传承者,更要努力学习现代科学文化知识,积极钻研和精通业务,用人类创造的知识武装学生,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因此,教师必须做到终身学习。教师的终身学习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强化终身学习观念终身学习思想在我国历史上可谓渊远流长,“活到老,学到老”的箴言世代流传。无论是年轻教师还是从教多年的教师,都应坚持边工作边学习,朝着学者型教师的目标努力。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给世界生产力和人类经济社会的发展来了极大的推动,未来的科技发展还将产生新的重大飞跃,知识陈旧率也在加快。研究表明,在师范院校学习的学生,只能获得他一生担任教师所需知识的 20%,80%的知识要在今后的工作岗位上通过不断进修来获取。这种形势向教师提出了一个十分紧迫的问题:教师要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做好教育教学工作,就必须通过在职进修不断充实、完善和提高自己。因此,追求新知识的意识和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已成为具有开拓创新精神的教师的一大特征。值得注意的是,现有的供教师阅读参考的书籍中,反映当今世界的新兴学科、当代科学最新成就和特点的图书和杂志还不够多。在一项关于教师阅读各类图书、订阅杂志的情况调查发现,阅读各类专业图书的教师仅占被调查教师总数的 17.32%,甚至更少,订阅科技杂志的教师为数也很少。这种不重视学习、不积极自我更新知识的状况,不仅应引起有关主管教育部门的重视,更应引起教师自身的思考。二.不断完善个人的知识结构 为了培养以创新精神为核心的高素质人才,教师要高度重视科技的发展,不断学习新的科技文化知识,使自己尽快具备多元的、合理的知识结构。为此,除了把自身教育观念的更新作为首要的必修课之外,还要高度重视学习哲学、教育哲学、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最新知识。教师要通过边教边学,对本专业提出精、新、博的高目标。所谓“精”,就是要对自己所教的学科要掌握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了解该专业的历史、现状、发展趋势和社会作用;深入钻研和掌握教材的重点和难点,用启发式的教学方法,深入浅出,化繁为简,把知识教活;还要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掌握本学科必须具备的技能。所谓“新”,就是为了适应当代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发展的新形势,教师必须自己先要具有更新知识的敏感性和能力,及时地用新的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