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政局实现工业发展总结 年,是落实市新战略的第一年,是我市经济社会发展速度最快、社会事业投入最大、人民群众愿望实现最多的一年。 (一)工业发展速度明显加快,经济综合实力大幅提升 ——工业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实施工业强市战略,坚持引进大项目,扶持企业扩能改造,工业经济增长点不断增多,实力不断增强。工业总产值实现 156 亿元,同比增长 12.2%,工业增加值实现 35.6 亿元,同比增长 17.5%;新增规模企业 11 户。外贸进出口总额实现 5,000 万美元,增长 40%。 ——工业发展后劲不断增强。大力推进项目建设,实施技改项目 34 项,完成工业固定资产投资 22.9 亿元,同比增长35%。松鹤制药“左卡尼汀”、哈特纯生啤酒、宏益矿业一期、特利来石油工具等 20 个项目投产达产,新增产值 7 亿元。葵花在成本上升、市场竞争激烈的情况下,上缴税金 1.83 亿元;同时为回报家乡,投资 1.5 亿元,新上了“两丸一颗粒”项目,建成后年增税收 1 亿元,为我市增加了后续财源。 ——园区聚集效应不断增强。抓住市“南拓”的战略机遇,加快了工业园区建设。围绕哈南工业新城总体要求,对牛家园区进行高标准规划,总面积达到 30 平方公里,起步区达到 8.4平方公里,重新规划医药、食品、装备、高新技术 4 个功能区,初步形成了产业明晰、特色鲜明的园区产业发展体系。投资 1亿元,完善了道路、排水管网、步道板、路灯、绿化等基础设施,征收土地 1.78 平方公里,承载大项目能力明显增强。进一步提高园区管理服务水平,举办集中签约 4 次,签约落户项目23 个,开工建设 12 个;常庆乳业、徐家木业等项目顺利建成投产,投产项目从 6 个增加到 13 个,上缴税金 2,300 万元。 (二)农业综合实力明显提高,现代农业水平大幅提升 年是农业工作极不平凡的一年,全市上下坚定信心,团结奋战,采取超常规措施,战胜了春季极为罕见的低温冷害,夺取了农业生产的全面胜利。 ——粮食总产再创历史新高。实现粮食总产 50.1 亿斤,同比增长 7.8%,保持全省领先地位,再次被评为全国粮食生产先第 1 页 共 6 页进县标兵。 ——优势产业基地不断壮大。水稻面积达到 180.8 万亩,其中绿色水稻 150 万亩,有机水稻 21 万亩,实现总产量 25.1亿斤。畜牧业稳步发展,新建改造畜牧小区 26 个,万头奶牛场开工建设,产值实现 30 亿元。发展蔬菜面积 11 万亩、食用菌 2亿袋。农业经济效益不断攀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