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县全域无垃圾创建活动情况的视察报告范文(1)为进一步推动我县全域无垃圾创建活动和美丽乡村建设,改善城乡人居环境,全面提升x对外形象,为创建旅游城市、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县和官鹅沟5A级景区奠定良好基础。x月x日至x日,按照政协常委会安排,由县政协主席、副主席带队,组织市、县政协委员和县爱卫办、督考局等有关单位工作人员x余人组成x个视察组,深入xx等全县x个乡镇,通过现场实地察看、听汇报、召开座谈会议等形式,对全县全域无垃圾创建活动进行了专题视察,现将视察情况报告如下:一、创建活动开展情况自全省全域无垃圾创建活动开展以来,县委、县政府把全域无垃圾创建活动作为创建旅游城市、建设幸福美好新x的“一把手工程”,团结带领全县广大干部群众开展了声势浩大的全域无垃圾创建工作,彻底整治“脏、乱、差、臭”,创建活动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一是领导重视,组织保障有力。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县上成立了x县全域无垃圾创建活动领导小组,县级主要领导任组长,建立了全域无垃圾创建活动县级领导包抓乡镇、乡镇领导包村社的包抓责任制,制定了《x县全域无垃圾创建活动实施方案》,做到了目标明确、措施到位、责任到人。为确保创建活动有序推进、取得实效,县委办公室印发了《关于开展x县全域无垃圾创建活动纪律要求的通知》。各乡镇、各部门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结合实际,成立了相应的工作机构,加强对辖区内创建活动的组织领导。乡镇主要领导率先垂范,带头清理、督促检查、解决问题,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亲力亲为,经常深入全县各乡镇检查、指导全域无垃圾创建活动。二是宣传造势,创建氛围深厚。全县全域无垃圾创建活动开展以来,县乡各单位迅速行动,层层发动,广泛宣传,积极营造创建氛围。县电视台、《x发布》新闻媒体开辟专栏,广泛宣传全域无垃圾创建活动的内容、目的和意义,激发广大市民踊跃参与全域无垃圾创建活动的热情。县爱卫办、文明办等部门积极组织开展爱国卫生宣传活动,着力提高人民群众爱国卫生意识,倡导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各乡镇、各部门充分利用村镇政务微信、微博、入户宣讲、墙报板报、横幅标语、宣传栏等多形式,多角度宣传,潜移默化,引导居民群众全面了解并主动参与到创建活动中来。三是重点突出,措施灵活多样。城乡环境整治以垃圾收集不留死角、全面覆盖,“视线内无垃圾”为整治目标,重点对城区、农村、景区环境卫生进行了集中整治。严格落实环卫部门管理和专业队伍定时定点清扫保洁、沿街门店单位门前“三包”、公益性岗位及城乡低保人员积极参与城市环境卫生管理的机制。城区河道、排水沟道垃圾清理划段包干,责任到单位,定期清运,城区、乡镇每逢星期五下午,组织干部职工在各自卫生区域进行垃圾大扫除,部分乡镇自筹资金修建了乡、村垃圾池,给重点村社购置手推式垃圾车、垃圾箱,个别乡镇为社区、村解决环境整治经费,把辖区卫生区域延长x公里,做到垃圾清除不留缝隙、不留死角、不留空白。严格督促检查,建立了城区“一周一督查、半月一通报、一月一评比,乡镇一月一督查、一评比、一通报”制度,一些乡镇还设立了环境卫生光荣榜、曝光台,激励先进,鞭策后进,达到了良好的效果。四是联动发力,工作成效明显。县委、政府统一安排部署城乡生活垃圾治理,各乡镇和县直及省市驻宕各单位具体实施,社会、企业积极参与。县上成立了全域无垃圾创建活动督促检查组,督促检查全县全域无垃圾创建活动。乡镇领导干部带头清扫、检查,动员群众积极参与环境卫生整治。整体来看,通过创建活动的开展,重点整治区域“脏、乱、差、臭”现象有了较大改观,每周星期五下午城区各单位大扫除的长效机制和按时检查通报制度已建立,全县上下积极参与活动的氛围初步形成,全县城乡村庄、景区、街道、212国道过境段、河道、沟渠明显垃圾基本消除,房前屋后、主次街路、背街小巷的积存垃圾,及时清扫清运,景区环境更加清洁,城乡面貌焕然一新,人居环境进一步提升。二、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一是重视程度不同,进展不够平衡。由于重视程度、资金投入、工作力度不同,各乡镇之间工作存在差距,大部分乡镇动手早、行动快、力度大,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