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关于马克思世界历史思想研究的几点思考VIP免费

关于马克思世界历史思想研究的几点思考_第1页
关于马克思世界历史思想研究的几点思考_第2页
关于马克思“世界历史”思想研究的几点思考胡政阳(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北京100875)摘要。纵观学术界对于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研究,成果众多,但也分歧众多,这样就不免让这一理论显得“扑朔迷离”,基于此,笔者在充分分析的基础上,就现今学术界对于这一思想的研究提出几点思考。关键词:世界历史;全球化;欧洲中心主义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而由此带来的全球性问题也日益凸显,面对着新的形势,学者们将目光投向了马克思,希望能在马克思这里找到应对问题的良方,在这样的背景下,马克思的“世界历史”被充分“挖掘”了出来。如今,纵观学术界的研究,成果众多,但也分歧众多,这样就不免让这一理论显得“扑朔迷离”,基于此,笔者在充分分析的基础上,就现今学术界对于这一思想的研究提出几点思考。一、“世界历史”理论概述“世界历史”,作为一个概念,从古至今都在被人们所研究,古希腊的“历史之父”希罗多德从对于希波战争历史的研究,论及了近20个国家的文化生活图景,渐具了一种“朴素的世界历史眼光”;而近代“历史哲学之父”维科将“世界历史”的研究从史学领域初步提升到哲学领域。并通过构思一种“理想的永恒的历史”概念来揭示世界历史的法则。法国空想社会主义家圣西门、傅里叶则通过对“世界历史”发展分期和发展动力的揭示,来表达对于未来社会的向往和描述;而在德国古典哲学集大成者黑格尔笔下,“世界历史”则是作为一种“绝对理念”的逻辑发展,是“绝对精神”不断实现自我的过程。马克思的“世界历史”创立于19世纪40年代,虽然马克思并没有系统的表述过他的这一思想,而是散落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德意志意识形态》、《共产党宣言》以及后来的《资本论》和《人类学笔记》中,但是马克思通过对于前人特别是黑格尔“世界历史”思想的批判和继承,指出:第1页共5页“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不是‘自我意识’、宇宙精神或者某个形而上学怪影的某种抽象行为,而是纯粹物质的、可以通过经验确定的事实,每一个过着实际生活的,需要吃、喝、穿的个人都可以证明这一事实。”(论文范文)同时,他进一步论述:“各国相互影响的活动范围在这个发展进程中越是扩大,各民族的原始封闭状态由于日益完善的生产方式、交往以及因交往而自然形成的不同民族之间的分工而消灭得愈来愈彻底,历史也就在愈来愈大的程度上成为全世界的历史。例如,如果在英国发明了一种机器,它夺走了印度和中国的无数劳动者的饭碗,并引起这些国家的整个生存形式的改变,那么,这个发明便成为一个世界历史性的事实。”这样,马克思就从现实的、物质的前提出发考察世界历史,形成了科学的世界历史思想,同时,马克思还强调:“每一个单个人的解放的程度是与历史完全转变为世界历史的程度一致的。”其将人的全面发展看作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和唯一目的,这体现了马克思对于“现实的人”的关注,再者,在著作中,马克思通过“世界历史”的论述,阐明了世界历史发展的动力一社会生产力和社会普遍交往的发展,世界历史诞生的标志一世界市场的形成,以及由此导致的“过去那种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的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互相往来和各方面的互相依赖代替了”的世界整体化,最后,马克思在晚年还集中论述了落后民族国家的发展道路以及资本主义世界历史向共产主义世界历史过渡的必然性等问题,渐渐揭示出“世界历史”发展的真正奥秘,真正将“世界历史”从玄虚的“天国幻境”拉到现实的人间。二、“哲学的世界历史”与“史学的世界历史”对于“世界历史”的研究,起初只是从历史学的角度进行研究的,主要是指与国别史相区别的人类诞生以来的所有历史,也是指对这种历史进行研究的一门学科的名称。对于马克思笔下“世界历史”基本含义的界定,国内学界分歧很多,多数学者认为此概念包含四层意思:第一,生产力、交往和分工的发展促成了历史向世界历史的发展;第二,资本主义的全球联系所形成的世界交往的普遍发展为将来共产主义的世界历史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第三,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的过程中蕴含着第2页共5页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第四,各民族...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