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红瑶的感人事迹VIP免费

红瑶的感人事迹_第1页
1/5
红瑶的感人事迹_第2页
2/5
红瑶的感人事迹_第3页
3/5
红瑶的感人事迹 何方礼曾被中宣部作为全国典型进行宣传,先后荣获“国际青少年消除贫困奖”、“全国拥政爱民模范”、“中国儿童慈善奖”、“广西十大杰出青年”等殊荣,荣立“一等功”1次、“二等功”1 次、“三等功”3 次,多次被总队评为“优秀共产党员”。今年更是获得了第 xx 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荣誉称号。 喝水不忘打井人 何方礼的家乡地处川鄂相邻的大巴山区,那里山高路险,有“看到屋,走到哭”的民谣,也有“三月粮,三月糠,三月红薯三月荒”的四季生活歌。何方礼的爷爷参加过长征,父母身体不好,父亲右手残疾,母亲左眼失明。他还有一个小妹妹。小时候因为家境贫困曾一度辍学,他是靠着政府的关怀和亲戚朋友的帮衬才完成学业的,之后又在部队的关心和培养下成长为一名团职干部。得到社会帮助的何方礼喝水不忘打井人,入伍后始终以雷锋为榜样,以感恩之心回报组织、回报社会。他积极传播文明新风,累计超过 3 万人听过他的事迹报告,发动3000 多人参与北海银滩清洁工程、保护红树林行动、义务献血等警民共建学雷锋活动。 省吃俭用“一切为了孩子” 1993 年“五·四”青年节,刚刚入伍的何方礼随中队团支部“进瑶寨学雷锋”助学活动小组来到了 XX 县区白云乡。融水县是桂北国家重点扶持的贫困县,白云乡是 XX 县区最穷的山乡。这就是瑶寨吗。何方礼被眼前的情景惊呆了:许多木楼依然盖着杉树皮,一些人家的房子摇摇欲坠;不少人家早已是仓无颗粒,有的全家四五口人却只有一床千疮百孔的被子;而失学在家的女童拖着长长的鼻涕,或在溪边牧鸭,或在山坡放牛。 从白云回来的路上,何方礼的心怎么也不能平静下来,想到自己小时候的贫苦,他就下定决心要为瑶族老乡做点什么。他心中酿就了一个计划:我要尽自己的能力资助红瑶女童上学。 然而当时何方礼面临两个困难。一是自己能力相当有限,第 1 页 共 5 页一个月 21 元的津贴,对于助学确实是杯水车薪。于是回到部队的他提出了“少吸一包烟,圆一个红瑶女童读书梦”的倡议,刚开始大家不理解,当他对战友讲述了红瑶女童的不幸后,大家都积极加入到了助学的队伍中。何方礼当时每月仅有 21 元津贴,钱不多,何方礼却并不气馁,因为他知道,这几元钱可以给予一个渴望踏进教室的红瑶女童勇气,可以将一个跨出校门的无助身影拉回课堂。 于是,何方礼计划再计划,将每月的 21 元津贴掰成三分--8 元资助红瑶女童上学,8 元寄给正在读书的妹妹,5 元留作日常...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红瑶的感人事迹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