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盗墓笔记》有感 (一):"瓶邪十年空许约" 江湖上的盗墓流派分为"北派"和"南派"."北派"也称"摸金校尉",擅长寻龙点穴,信奉鸡鸣不摸金;"南派"又称"土夫子",没有北派那么多讲究,进去拿了东西就走,且从不忌讳死人。北派骂南派是土狗,糟蹋文物;南派骂北派是伪君子,明明是贼还装腔作势,后来闹到几乎要开枪火拼的地步。无独有偶,盗墓题材小说也分为两派,天下霸唱的《鬼吹灯》和南派三叔的《盗墓笔记》,两家的粉丝一直在为谁更好看吵个不停。 最先接触的盗墓小说是《鬼吹灯》,后来才是《盗墓笔记》。个人认为,《鬼吹灯》胜在能完整的叙事,更适合改编为影视作品;而《盗墓笔记》虽然在盗墓的专业术语和情节描写上不及《鬼吹灯》,但是胜在不落俗套,不断求变,在心理层面上更加有戏,改为影视作品嘛,得看水平了。 《鬼吹灯》曾被改为《九层妖塔》、《寻龙诀》,给观众尝了鲜。《盗墓笔记》呢,南派三叔不但没有把小说的坑给填上,却出现了《盗墓笔记》之《藏海花》、《沙海》;《盗墓笔记》第一季网络剧;《盗墓笔记》番外《老九门》;现在,《盗墓笔记》电影也搬上了大屏幕,据说上映 11 小时票房就已经过亿。 虽然南派三叔挖坑不填,但是好歹怪力乱神,脑洞极大,而且故事的连续性也很强。可惜,推出的网剧五毛特效粗制滥造,番外前传鲜肉满屏却故事稀烂节奏拖沓,好不容易熬到电影出来了,不见盗墓铁三角,只见基情组 cp,哀叹,原著参与编剧,居然也可以把自己的作品毁得一干二净。 井宝和鹿晗分饰小哥和无邪,现在的主流审美如此,不多置喙;情节就完全不忍心看下去了,一本正经的在讲着故事,一本正经的在闹眼子,一本正经的在装模作样。有机关,无邪跳着舞就轻易躲开了;有尸蹩,无邪拿着箫吹一吹尸蹩就转弯了;最后更牛,无邪一句话,就让将一生经历扑在永生秘密研究上的裘德考这老家伙否定了自己,彻底转向,帮了他们一把。 第 1 页 共 5 页 最最匪夷所思的是影片到了最后,评弹女的指甲,铁面生的面具,老房子里的面具人,一幕幕的画面不断重叠,许多细节仿佛就是一些最令人细思恐极的关键提示,就在有什么东西即将呼之欲出的时候,咔嚓,没了。我不死心的坐等全部放映完毕,因为作为一个真正的"稻米",我坚信一定会有彩蛋,结果,真的没有,真正的结尾又困在了人为的结尾里,好吧,我再次安慰自己,真相是什么不重要,取决于我相信哪个版本。 结果,我出离愤怒了。第二天在网上看到南派三叔自己说一个彩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