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班邮路的心得体会[马班邮路上的忠诚信使] 人物档案。王顺友,1965 年 10 月出生,苗族,中共党员。XX 省 XX 市 XX 县区邮政局马班邮路乡邮投递员。在 XX 县区恶劣的自然环境和艰苦的工作条件下,克服常人难以想象的各种困难,长年累月奔波在往返里程达 360 千米的深山峡各的乡邮路上。20 年来,在雪域高原的送邮行程达 26 万多千米,从没延误过一期邮班,从未丢失过一件邮件。被授予“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被评为全国道德模范。 接过父亲的马缰绳 在绵延数百千米的 XX 省木里县雪域高原上,一个人牵着一匹马驮着邮包默默行走的场景,成为了当地老百姓心中最温暖的形象。 24 年,他一个人跋山涉水、风餐露宿,按班准时地把一封封信件、一本本杂志、一张张报纸准确无误地送到每个用户手中;24 年,他一路奔波不喊累不叫苦,战胜孤独和寂寞,将党和政府的温暖、时代发展的声音和外面世界的变迁不断地传送到雪域高原的村村寨寨,把党和各族群众的心紧紧地连在了一起…… 这个人就是 XX 县区邮政局一个普通的苗族乡邮员;一个 20多年来每年都有 330 天以上独自行走在马班邮路上的邮递员;一个在雪域高原跋涉了 26 多万千米、相当于走了 21 趟二万五千里长征、绕地球赤道 6 圈的共产党员――王顺友。 1984 年,年仅 19 岁的苗族小伙子王顺友从当乡邮员的老父亲手里接过了马缰绳,子承父业,成为了 XX 省 XX 县区一名普通的马班邮路乡邮员。当时,老父亲拍拍儿子的肩膀郑重地说:“送信就是为党做事,为党做事的人要吃得起苦。”王顺友把这句话牢牢地记在心里,走上了马班邮路的漫漫征途。 在马班邮路上辛苦跋涉 XX 省 XX 县区地处青藏高原东南缘,这里高山绵延起伏,全县海拔在五千米以上的大山有 20 多座,平均海拔 3100 米,生活和工作条件十分艰苦。王顺友饿了就吃几口糌(zan)巴面,渴了就喝几口山泉水,困了就睡在荒山岩洞。 第 1 页 共 2 页 王顺友负责的邮路从木里县城经白碉乡、三桷桠乡和倮波乡至卡拉乡,往返里程 584 千米。1999 年,王顺友开始负责县城至白碉乡、三桷桠乡、倮波乡三个乡邮件的投递工作,这条邮路往返 360 千米,他每月两个邮班,一个邮班来回 14 天,他每月有 28 天要徒步跋涉在这苍茫大山中的邮路上。 从海拔近五千米到近一千米,气温从零下十几摄氏度到近40 摄氏度,依次经过察尔瓦山、雅砻江河谷、座窝山、矮子沟、鸡毛店山、山王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