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李凤山事迹心得 李凤山事迹心得 李凤山在担任长富村党支部书记 37 年时间里,始终牢记党的宗旨,全身心地为群众办实事、谋利益、解难题,形成了敢干、会干、实干的“大干”精神,因此,人们也亲切地称他为“李大干”。在他的带领下,长富村在产业项目建设、现代化大农业建设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方面实现全面突破。目前,长富村集体固定资产达到 6200 多万元,存款 580 万元,2014 年村人均纯收入 1.58 万元,创造了富民强村的“长富模式”。2014 年 9 月,习近平同志到肇东视察农村基层党建工作时,对李凤山抓农村基层党建工作、带领农民致富、发展乡村经济的做法,给予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 长富村党总支书记李凤山同志与我们平时看到的、听到的某些干部的表现不一样,纯洁的党性、为民的真心、发展的能力和廉洁的本色在他心里植根,在他血液里流淌。 同其他“最美基层干部”一样,李凤山同志也没有做出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他所做的都是事关农村发展、百姓生活的小事。但群众利益无小事,党的执政地位就是靠一点点的民心会聚起来的。李凤山同志是新时期农村基层干部的楷模,更是一面镜子,跟他的事迹照一照、比一比,怎不令我们干部队伍中的一些脱离群众、高高在上的“官僚”们汗颜呢。 李凤山凭借创先争优、永不服输的坚强意志,在农村经济社会转型期,勇于探索,迎难而上,在中低产田改造上当排头,在推进土地规模经营上作先锋,在探索村级公司化运营模式上蹚新路,为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树起了一面鲜明的旗帜。 苏联解体和苏共失败的教训惨痛而深刻。1991 年的苏联,其军事力量与美国相匹敌,经济实力也强过多数发达国家,却在一夜之间土崩瓦解。现在回顾分析,其失败的主因从下面一组数据中可见一斑:在苏联解体前的 1990 年,苏联《西伯利亚报》曾以“苏共代表谁”为题在部分群众中进行问卷调查。统计结果,认为苏共代表劳动人民的只占 7%,认为代表工人的只占 4%,认为代表全体党员的只占 11%,而认为代表官僚等第 1 页 共 8 页的却占 85%。这也就是说,当大多数民众认为这个执政党已经不能代表他们利益的时候,垮台和失败就是必然的了。 为了党的执政地位稳固,为了党的江山永固,我们每一名党员干部都要像李凤山同志那样,心中时刻装着党和群众,时刻将人民群众放在心中最高位置,自觉摒弃官僚意识,常怀爱民之心,恪守为民之责,善谋富民之策,多办利民之事,做到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