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北京茅盾故居参观有感VIP免费

北京茅盾故居参观有感_第1页
北京茅盾故居参观有感_第2页
北京茅盾故居参观有感_第3页
北京茅盾故居参观有感 “那月亮的好像温情似的淡光,反而把黑暗潜藏着的一切丑相幻化为神秘的美,叫人忘记了提防。” 文章开头这句话出自茅盾先生 1934 年中秋后写的散文《谈月亮》,我是第一次尝试看茅盾先生的散文,而在看完这篇散文后这句话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月亮从来是纯洁无瑕的象征、黑夜前行的希望、游子乡愁的寄托,何以在茅盾先生看来月亮是一个大骗子。我对茅盾先生他的经历、他的故事充满了好奇。 借着在北京读书的机会,我有幸参观了茅盾先生 1974 年至1981 年逝世以前居住的地方,这座不大的二进式四合院位于北京南锣鼓巷的后圆恩寺胡同 13 号,同周围的深宅大院比较并无不同,甚至还有些毫不起眼。在未踏入故居前,我就看到了门内影壁上镶有邓颖超题的“茅盾故居”的金字黑大理石横匾,远远的就让人产生了一种严肃庄重的感觉,在不经意间会调整自己的步伐,缓慢再缓慢;控制自己的声音,小声再小声。进入故居,我看到在前面的院子中矗立着一尊白石膏的茅盾先生的半身塑像,塑像有一些时间磨损的痕迹,可是茅盾先生的神态依旧很清晰,坚挺的鼻梁、笃定的眼神、利落的发型都清晰灵动地表现出茅盾先生独立而又带有现实主义的生活态度和文学思想。在塑像前有一个方形的葡萄架,葡萄架上还装了一个秋千,是茅盾先生准备给孙女玩耍的,如今秋千已不是当初的模样,只是隐隐地还能感受到当时的那份欢笑,感觉还在。前院真就是个标准的四合院,南屋、北屋、东屋、西屋,一面不落,这些房间都是茅盾先生的生平展览,里面陈列着茅盾先生生前的图片以及实物,包括信件、手稿、作品以及他主编过的文学刊物等。一件件的浏览,一件件的用心去感受、去体会茅盾先生当时的心情,我会感觉有些神奇、感到不可思议,这样近距离的去接触一个历史名人,就像是穿越了时空,在与他对话,又好像是在自言自语,和另一个自己交流。总之会惊讶、会感叹在他笔下革命历史与文学创作的完美结合。 来到后院,就更加能够体会到这位不平凡的文学作家的日第 1 页 共 3 页常生活琐碎了。从会客室到卧室,一直都是简单淳朴的装饰风格,单人床、木桌、冰箱依旧还保留着他在世时的模样,尤其是这床边的木桌,对于一个作家而言,没有什么比它更重要了吧。想到这脑海中突然浮现出了茅盾先生俯首创作的画面,又想到了他在 1976 年提笔创作的最后一部作品《我走过的路》,是那么的不愿,又那么的无奈,写下了:"自知来日无多,凡所见所闻所亲身经历,一时...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知识面包店+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热爱教学事业,对互联网知识分享很感兴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