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写申请书方法 申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时,要顺利通过各阶段评审,最基本的要求是申请书的格式必须严格遵照基金委的规定。在此基础上,结合评审各阶段的特点和评审专家提出的问题,在申请书各部分内容的撰写中,需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以进一步提高申请项目的竞争力。1 立论依据的科学性 在撰写立论依据时,要明确提出拟开展研究的创新科学问题,并论证科学问题的充分性。一个基金项目必须围绕明确的创新科学问题,这在同行评议专家的评审要点中是最重要的评价依据。如果通讯评议专家在申请书中看不到创新科学问题,就很难撰写正面的评价意见。在这方面,实际评审中得到较差评价的申请书,往往仅仅是对拟开展研究的领域进行一般性的综述。基金项目要研究的科学问题,通常应当是申请人着手写申请之前就已经关注和思考。申请书中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科学意义和社会价值等内容,是为申请人关注的科学问题提供相应的支撑,使评审专家更加信服。这样,该科学问题就立论有据,且不与以往的研究构成简单的重复。 此外,选题的研究意义和价值,也是同行专家评审的重要考虑因素。申请者应站在较高的理论高度,具体地阐述开展本项研究对科学进步的贡献,如,项目的选题可能会开辟新的研究领域,或是深化对本领域重要科学问题的认识。另一方面,还应分析对社会的可能回报。在写作中要打破“我是专门从事这方面研究的,当然应该资助我把工作做下去”的思维定式。2研究思路的可行性 为解决特定的科学问题,申请书中需要提出一套完整研究思路,从而向评审专家表明,申请人对开展研究工作已有较深入的思考。拟研究的科学问题可能有若干种类型,例如:(1)全新的科学发现,属于同行以前没有注意到的现象或观测材料;(2)同行公认的科学问题,已有较多的研究和探讨,申请人拟从独到的研究视角开展工作,以图深化对该科学问题的研究;(3)对过去已有研究工作提出质疑,或是开辟更优化的研究方式。对不同类型的科学问题,应分别设计一套有一定技巧的研究构思和适用的工作模型和验证方法,并需要提供相应的分析和论证。 考虑到参与评审的“小同行”专家很可能也在开展同领域的研究工作,对当前的研究现状非常了解,申请书中所设计的研究内容必须是站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而非完全从头开始,以避免与他人工作简单重复。基金项目经费和执行期限都有限,需要制定明确、有限的科学目标。申请书中科学目标应有所限定,根据所设立的研究目标,本次研究能达到什么样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