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学习主题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第 14 课 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袁绍208 年荆州三国鼎立洛阳刘备 重点提示赤壁之战1 .背景:官渡之战后,曹操陆续消灭了一些军事割据势力,基本上统一了北方,于是企图一举占领南方,统一全国。2 .经过: 208 年,曹操率军大举南下。孙权、刘备组成联军,共同抗曹,双方决战于赤壁。由于曹军来自北方,不习水战,军中又流行疫病,加上孙刘联军采用火攻战术。结果,兵力占优势的曹军大败而还,这是中国历史上一次以少胜多的典型战例。3 .结果:赤壁之战后,曹操再无力南下,势力被局限在北方;孙权巩固了在江南的地位;刘备先据有荆州,后进入益州。赤壁之战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典例 1 】在历史课上,同学们讲了许多关于三国鼎立的故事。下列对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影响最大的是 ()A .赤壁之战C .三顾茅庐B .官渡之战D .七擒孟获【解析】本题考查赤壁之战的影响。 208 年的赤壁之战,孙刘联军以少胜多打败曹操。此后,曹操无力南下,而刘备和孙权在南方站稳脚跟,从而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官渡之战是曹操统一北方的关键性战争。【答案】 A难点提示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原因、作用及评价1 .原因:从当时军阀力量格局看,没有能一统天下的强有力的军阀势力。东汉后期,皇权旁落,东汉政权名存实亡,加剧了地方军政势力的分裂割据。也就是说,当时没有强有力的中央集权力量维系统一的局面。2 .作用及评价:各派军阀为了维系和扩大地盘,在各自的地盘内发展生产,壮大势力,促进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同时,鼎立局面也是一种相对安定的政治局面,它有利于各自范围内社会的安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而且各自政权内民族交往加强,民族融合加速,与东汉末期的黑暗腐败相比,无疑是一种进步。三国鼎立局面为后来的统一奠定了基础。【典例 2 】下列对三国鼎立局面的评价,哪一项是符合历史发展趋势的? ()A .战乱频繁,破坏了社会经济B .三国鼎立,加剧了国家的分裂C .破坏了民族关系,不利于民族融合D .局部统一,为全国统一创造了条件【解析】从东汉统一政权到三国鼎立,既有利于统一局面的重新出现,也有利于人民生活的改善和社会的发展。【答案】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