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西十诫观后感《摩西十诫》观后感在没有上跨文化交际这门课之前,我不曾听说过《摩西十诫》这部惊世佳作, 在看电影之前,也只知道中国法律的来源——刑起源于兵,没有真正的理解西方法律的起源,或者说没有真正的去认真思考过。谢谢王静老师给我们推荐的这部鸿篇巨制,让我们认真地去思考西方法律思想。《摩西十诫》这部电影,取材于《圣经· 旧约》中的《出埃及记》,故事框架上是原搬,细节上颇多原创,是一部很有想象力的史实电影。电影首先交代了背景,希伯来人沦为埃及奴隶长达四百年,先祖约瑟时代所遗留的宗教观念,逐渐被埃及的宗教观念所同化,生活模式、观念也随着宗教一起而同化。当时埃及的宗教中,神灵众多,关系复杂,也没有什么严密的神学系统。但是,这种宗教与生活融为一体,构筑了人们的生活模式。埃及人在这种生活模式中,希伯来人也在其中。希伯来人肉体上可以逃离埃及,精神上则未必。他们要得到拯救,首先必须重新确立自己民族的信仰,与埃及的宗教进行斗争。电影中,希伯来奴隶们在摩西上山四十多天后,慢慢绝望,最终竟然制作埃及神像崇拜之,说明重新确立信仰、精神上逃离埃及,是多么必要。“阿伯拉罕的神”拣选摩西,让他拯救自己的人民,带领大家离开埃及,去往神所应许的富饶之地迦南。但是,这里就有两个系统的斗争了:摩西与法老的斗争,希伯来民族的神与埃及的神的斗争——也是两种宗教的斗争,电影中的神话场面,可以看做历史上信仰斗争的隐喻,尽管神话故事本身是如此描述的。希伯来人要走出埃及,但是由于他们对约瑟时代的宗教早已记忆模糊,“阿伯拉罕的神”必须驱使摩西去证明:希伯来人民自己的神是更加有力的,借此重新树立坚强的民族信仰。总之,在摩西所处的时代,是一个众神纷争的时代,是一个异端杂处的时代。一神论的犹太教,与多神论的埃及宗教,无法共存;崇拜光明的犹太教(创世纪中上帝创造了光,一部分意蕴是:当时异端神话是黑暗崇拜,而犹太教需要走出黑暗崇拜,需要树立善恶之分,上帝的第一个任务是创造光),与黑暗崇拜的埃及宗教,无法共存。神的斗争,决定了希伯来人的命运——他们只有重新回到自己民族的神的信仰中,才能得到精神的拯救。不然,走出埃及之后,仍然得回到埃及。电影中对希伯来人的奴性的刻画,很成功地表现了这一点。但是,拯救好理解,但为什么仁慈的上帝会杀戮?古希伯来人的宗教,即犹太教,与当时世界上的大多数宗教一样,是民族宗教。民族宗教中的神,并不是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