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数学学习的一般原理 数学学习的本质 一、数学学习的一般含义:数学学习是个体为适应数学知识的发展变化而进行的一种认知活动。数学学习的过程是个体的数学认知结构的组织和再组织的过程。主客体相互作用是数学学习发生的客观基础;个体的反映活动及其数学认知结构的变化,是数学学习发生的内在机制;个体数学思维方式的变化则是数学学习发生的外在表现。 数学学习由数学活动经验的获得并引起相应的数学思维方式变化而体现。 数学活动经验是主体对客体数学知识的反映,其获得是在主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发生的。 数学认知结构的构建过程,就是使数学事物之间联系的可能性空间由大变小、逐渐明确精细的过程,也就是使数学知识之间建立联系、获得数学活动经验的过程。 数学学习的实质:数学认知结构的构建过程 二、数学学习的一般机制 数学学习的发生机制 (1)数学学习情景的变化作用。其变化的新异程度必须与学生已有数学认知结构的发展水平处于适度的关系,产生的效应应处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2)数学学习的需要。决定新异情景的意义,是新异情景能否成为“有效刺激”,从而“激活”数学活动的关键。 (3)数学学习的目的。指引数学活动方向的决定性要素。 数学学习的进行机制 加涅的信息加工模型(P 6-P 7):从宏观上描述了学习进行的大致过程,对各阶段具体细节没有进行论述。 讨论:运用信息加工模型,结合具体小学数学内容,尝试描述具体的数学学习过程。 数学学习的终结机制 学习的终结是对某个具体的数学学习活动而言的,并不针对数学知识的习得,更何况数学学习是一种螺旋上升的活动。 数学学学习目标是否达成由反馈环节控制。 数学学习的分类 一、认知心理学关于学习分类的研究 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理论 加涅运用现代信息论的观点和方法,在综合行为主义和认知心理学的基础上加以创新,提出五种学习结果: 言语信息、智力技能、认知策略、动作技能、态度。 布卢姆的教学目标分类理论 布卢姆将教学目标分为认知、情感和动作技能三大领域 动作技能涉及骨骼和肌肉的运用、发展和协调。在实验课、体育课、职业培训、军事训练等科目中,这常是主要的教学目标。 数学学习的“接受——建构”说 1. 自学课本 2.谈谈自己对这个观点的认识 数学学习与数学思维的发展 一、数学学习与数学思维发展的关系 数学思维发展对数学学习的制约作用 数学学习依赖学生数学认知结构(数学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