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1.遥感:广义:泛指从远处探测、感知物体或地物的技术。 狭义:指从空中和地面的不同工作平台上,通过传感器,对地球表面地物的电磁波反射或发射信息进行探测,并经传输、处理和判读分析,对地球的资源与环境进行探测和监测的综合性技术。 2.遥感分类: 按平台:地面遥感 航空遥感 航天遥感 按波段:紫外遥感 可见光遥感 红外遥感 微波遥感 多光谱(高光谱)遥感 按工作方式:主动式遥感 被动式遥感 3.遥感探测的特点:1)宏观观测,大范围获取数据资料。2)动态监测,快速更新监控范围数据。3)技术手段多样,可获取海量信息。4)应用领域广泛,经济效益高。 4.遥感技术在测绘中的应用:制作卫星影像地图;修测地形图;地形测绘;制作专题图 5.电磁波:在真空或物质中通过电磁场的振动而传输电磁能量的波。(电磁波是通过电场和磁场之间相互联系传播的。根据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空间任何一处只要存在着场,也就存在着能量,变化着的电场能够在它的周围激起磁场,而变化的磁场又会在它的周围感应出变化的电场。这样,交变的电场和磁场相互激发并向外传播,闭合的电力线和磁力线就象链条一样,一个接一个地套连着,在空间传播开来,形成了电磁波。) 6.电磁波的特性: (1)电磁波具有波粒二象性,即波动性和粒子性。 (2)光的波动性形成了光的干涉、衍射、偏振等现象 (3)电磁波是一种横波,电场和磁场的振动方向是相互垂直的,且垂直于波的传播方向。 (4)电磁波的波长(wavelength) 和频率f(frequency) 及波速 v(velocity)之间的关系: =v/f (5)电磁波在真空中以光速 c(=2.998×108m/s)传播,不需要媒质也能传播,与物质发生作用时会有反射、吸收、透射、散射等,并遵循同一规律。 7.电磁波谱:将电磁波在真空中传播的波长或频率按递增或递减顺序排列制成的图表叫做电磁波谱。 γ 射线—X射线—紫外线—可见光—红外线—微波—无线电波。 8.遥感常的电磁波波谱段: (1)紫外线:波长范围为 0.01~0.38μ m,太阳光谱中,只有0.3~0.38μ m波长的光到达地面,且能量很小。主要用于探测碳酸盐岩的分布和油污染的监测。 (2)可见光:波长范围:0.38~0.76μ m,人眼对可见光有敏锐的感觉,是遥感技术应用中的重要波段。 (3)红外线:波长范围为 0.76~1000μ m,根据性质分为近红外、中红外、远红外和超远红外。红外遥感是采用热感应方式探测地物本身的辐射(如热污染、火山、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