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企业纵向管理沟通中信息不对称的研究——以人人公司为例摘要:本文选取人人公司的经营实践为案例,通过对信息不对称概念及其在管理沟通中的表现的研究,分析企业纵向管理沟通中的信息不对称的种类与成因,并尝试性地提出解决对策。关键词:管理沟通;纵向沟通;信息不对称一、研究背景(一)理论背景1、信息不对称理论的产生信息不对称理论原本是微观信息经济学研究的核心内容。关于信息不对称理论的基本假设有两点:首先是相关信息在双方之间的分布是不对称的,即一方比另一方占有较多的相关信息,一方处于信息优势,相对方则处于信息劣势;其次,双方对各自在信息占有上的相对地位都是清楚的。根据信息不对称发生的时间可以对信息不对称进行划分,把信息不对称发生在决策之前的称为事前信息不对称把信息不对称发生在决策之后的称为事后信息不对称。事前信息不对称产生的原因是占据信息优势的一方隐藏了信息或知识,事后信息不对称产生的原因是占据信息优势的一方隐藏了行动,而这两种形式的隐藏对另一方都是不利的[1]。2、信息不对称理论在企业管理沟通中的应用对于一个企业来说,沟通是时时刻刻都要进行的,它渗透在工作的每一处。企业内部员工和部门间工作需要沟通,企业与外部联系同样最基础的也是沟通。沟通,通常都是由这样的过程组成:图1沟通的过程图沟通发生之前,必须存在一个意图,我们称之为要被传递的信息,它在发送者和接收者之间传送。信息首先通过编码被转化为信号形式,然后通过通道的媒介作用传送至接收者,由接受者将受到的信号再通过解码转译过来。整个过程还受到噪声的影响,所谓噪声就是指对信息的传达、接受或反馈造成干扰的因素。典型的噪声包括难以辨认的字迹、接收者的疏忽大意等等,所有对信息传达造成干扰、使信息失真的因素都是噪声。沟通过程中信息的失真存在普遍性,人际沟通间的个人障碍和组织障碍使得沟通的有效性大大降低。个人障碍主要源于地位的差异、专业术语、个人可信度、认知偏差以及过去经验的影响;组织障碍包括信息泛滥、时间压力、组织氛围、缺乏反馈以及信息过滤五个方面。企业管理沟通可分成横向沟通、纵向沟通、斜向沟通[1]三个方面。信息不对称现象普遍存在于个人、部门间信息传递的过程中。(二)案例选取背景人人公司被称为中国版Facebook,上市时融资总额达7.434亿美元[9]。人人公司旗下拥有中国最大的实名制SNS网站“人人网”、商务社区“经纬网”、国内首家实名制汽车问答网站“车问网”及全国首家和最大的独立研发并运营网页游戏的“人人游戏”。但自2011年以来人人公司主营业务乏力,持续运营亏损人人公司在2014年所实现的几次盈利,主要来自于投资收益和业务转卖。在出售旗下糯米网、56网后,人人公司的收入已连续萎缩8个季度,缩水幅度超70%。2015年6月,曾经头顶“中国的Facebook”光环在纳斯达克高调上市的人人网,市值却从最高时的70亿美元跌到10亿美元[5];曾经高调表态“人人网不会私有化”的陈一舟如今也以一纸私有化协议正式宣告“自食前言”,衰退之势毋庸置疑。然而,人人公司董事长陈一舟曾多次表示人人网的衰落归结为外部竞争因素如以即时通讯为核心基因的微信的出现。然而细细梳理一下可以发现,人人网并没有错失移动互联网时代任何一个热点——团购大热的时候成立糯米网;页游和手游火爆的时候有了人人游戏;职场社交与匿名社交成为热点时,经纬网、哗哗随之成立。这些散乱的产品布局导致人人自身社交平台定位混乱,用户从人人网身上找不到一个清晰的定位,离开成为必然。与此同时,人人公司大部分的融资金额被公司高层大量外投,尤其是投资网络借贷平台SoFi、炒股社交网络雪球、匿名应用YikYak等创业企业[5]。不仅在互联网金融领域,在智能交通、二手车电商、社交等其它投资领域,人人公司均有涉猎。早在2014年6月,人人公司战略发展副总裁杜悦就宣布离职,并在一封内部邮件中炮轰人人董事长陈一舟,称其作为领导和为人都“非常负面”。近期陈一舟被爆与另一名副总裁杨慕涵也发生冲突,陈一舟指责杨慕涵为人不忠,口蜜腹剑。一位前人人公司高层曾对新浪科技表示,陈一舟对业务发展缺乏耐心,内部曾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