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安全自护意识的培养 在经济日异繁荣的今天,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的提高,幼儿教育的改革与创新也在掀起一个又一个的热浪,而从家庭的角度来说,人们往往片面追求幼儿智力的发展,忽视幼儿的生存需求,他们对幼儿保护有加、宠爱有加,尤其是隔代长辈过分溺爱幼儿,事事包办代替,担负起幼儿的安全责任,总是“不厌其烦”地告诉幼儿:“当心”、“太危险”、“不能做”。由于幼儿的安全问题已经被父母长辈完全代办了,造成了幼儿娇气、依赖性强,面对危险勇敢的精神少,缺乏积极主动的交往能力,造成幼儿自我保护能力差。如果幼儿不能区分什么是安全,什么是危险,父母、教师再严密的监护也不能保证万无一失。我们既不可能时时刻刻地跟在他们的身边,也不能因为怕出事故而束缚他们的手脚,限制他们的行为发展。因此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势在必行,让幼儿对生活隐患有防范意识,对突如其来的危险有较好的自救行为,也就是培养幼儿的安全自护意识,是安全教育的根本,“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安全意识是指幼儿对安全知识的掌握及保证自身安全的基本行为的认识。安全意识是幼儿自我保护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我在实践中总结了一些教育的途径与方法,供同行们参考借鉴: (一)一日生活中安全自护意识的培养 “教育来自生活,又为生活服务”这是颠簸不破的真理。培养幼儿的安全自护意识应从培养其良好的常规习惯开始。习惯养成的好,终生受其益,习惯是自动化的条件反射,是指不需要反复思考和再三选择的“自由”而生的行为。习惯成了自然,轻松就在其中了。在幼儿园中,首先要让幼儿明确一日生活中各个环节和各项活动的具体要求,知道怎样做才安全,怎样做不安全。众所周知,幼儿年龄小,自觉性和自制力都比较差,而良好习惯的养成又不是一两次教育就能奏效的。因此,教师除了提出要求和教给幼儿方法外,还应注意督促和检查,经常提醒,使幼儿良好的习惯不断得到强化,逐步形成自觉的行动。例如:正确有序的穿衣服能保护身体,鞋带系得牢固可避免跌倒摔伤,从冰箱中拿出的东西先闻一闻、看一看,热汤热水吹一吹再喝能避免烫伤,吃饭不嘻笑打闹可避免气管进异物。我平时非常注意幼儿这些生活小节的训练,幼儿能做的事就让他自己做,决不包办代替,这样,幼儿在自己的劳动实践中建立起了良好的生活习惯,从而起到了自我保护的作用 (二)教育活动中安全自护意识的培养 幼儿的可塑性很强但知识经验匮乏,幼儿的活动欲望强烈但自我保护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