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自建房屋防雷安全的建议措施摘要:农村防雷安全面临的问题,针对自建房屋提出来的典型措施和相关建议。关键词:防雷安全;现状;自建房屋;措施1目前农村雷击问题的现状近年来,随着社会科技文化发展与进步,全国各地城乡建设发展迅猛,然而相应的遭受自然灾害侵袭的几率也随之大大增加。其中雷电灾害日益严重,据统计,每年因雷击伤亡人数上千,直接经济损失可达数百亿元。其中,巨大经济损失往往发生在城市,而且雷击造成的人员伤亡,百分之九十以上发生在农村。这样的数据,无疑告诉我们一些不可回避的重要事实,农村防雷观念的淡薄、安全意识匮乏,农村环境防雷技术支持的缺失等等。笔者通过一些案例发现,农村发生雷电伤亡的环境地点可分为两大类,一类为户外劳动场所,而另一类则是农村自建住宅及其周边环境。第一类场所发生的伤亡,完全可以通过学习正确的防雷安全知识从而避免。而第二类居住或其他室内场所发生的伤亡,其最直接的原因,就是农村自建房屋没有安全有效的防雷装置,此类伤亡的避免,除了必须的防雷安全意识外,更需要有效、正确的防雷技术力量来实现。2认清雷电灾害的破坏性,提高防雷安全意识要做好防雷,应该首先对雷电灾害了解并清醒地认识其危害性。简单的说,雷电就是雷雨云之间或云与地之间发声的放电现象。恶劣的雷暴天气下,天空出现雷雨云,这是雷电产生的先决条件。为了使雷电灾害的破坏力有一个形象的表述,笔者举个简单例子,在30000摄氏度的温度下,一束闪电其电流的能量能够把大多数的金属烧出一个洞,或把一颗坚固的树干粉碎成数千块碎片,这种炽热的能量甚至能够将地下的沙质土壤熔化。而雷击的种类又可分为直击雷与感应雷两种。直击雷包括各种线状雷、片状雷甚至球形雷,直接作用于农村建筑顶部、甚至门窗等,而感应雷产生雷电波,则通过农村用电线路对建筑物内部人员、家用电器造成严重危害。3建议与措施下面笔者简要地阐述在具体建造过程中,以屋脊突出的某砖房为例,农村自建房屋该如何做好防雷措施。自建房屋的选址,应尽量避免临近湖泊、河流等潮湿地带,同时不要选在孤零零的山坡、山头或空旷地带。整个防护体系分直击雷防护和雷电感应防护两种防护措施。3.1直击雷防护直击雷部分大致包括屋面的接闪装置、雷电流的引下装置、房屋的整体接地装置三个步骤。接闪部分,避雷带应采用不小于直径8mm的热镀锌圆钢,绕屋面边沿一周。其中突出的屋角、屋脊、檐角等易遭受雷击的部位均设避雷带。支架可采用同尺寸规格的热镀锌圆钢,支架高10公分即可,每隔一米做一支点。(如避雷带采用热镀锌扁钢,-25×4规格即可)屋面设有太阳能热水器或烟囱等金属外壳的物体,将外壳与避雷带做可靠的电气连接,采用与屋面避雷带和支架规格一致的热镀锌圆钢即可。在屋面接闪环节,严禁将电话线、广播线、电视接收天线等悬挂于避雷网格之上,以免造成不可挽回的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屋面避雷如图1所示:沿屋面周边及突出屋脊部分,设有避雷带,屋面金属物体外壳与避雷带可靠焊接。图1:引下部分,引下线可采用与避雷带同样规格的热镀锌圆钢,沿着屋面四角向下,同时将接地端子板预埋在墙(柱)中,接地端子板最好采用铜或钢材质,将引下线与接地线可靠电气连接。已建成的房屋,引下线可沿外墙明敷直至与接地体可靠电气连接接,注意明敷引下线在高2.7m以下的部分穿厚度不小于3mm的PVC管,防止接触电压和旁侧闪络电压对人员造成伤害。如是在建房屋,可直接利用房屋四角柱内两根直径不小于16mm的主筋作为引下线。图2、3中所示即为引下线明敷的例子:接地部分,如果是在建钢筋混凝土房屋,可利用桩基内所有钢筋作为自然接地体,在接地电阻值大于1Ω的情况下,增设人工接地体。接地网主要由接地极与接地线构成。接地线规格采用-25×4热镀锌扁钢,接地极采用规格∠50×5L=2500的角钢,垂直间距设为5米,角钢垂直埋设地下,顶面埋设深度在0.6到0.8米之间较为理想。在地面留出接地电阻测试点,如接地电阻值达不到预期要求,可在地基土壤中添加降阻剂达到理想电阻值。3.2雷电感应防护进入建筑物的所有引入自建房内的线路应埋地敷设,在入户前应将线缆金属外壳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