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中有纲,命题有方”报告“命好题”对教师“教”的过程与方法同时也提出了挑战性的要求,因为平常意义上针对学生的考试不仅仅是考学生的“学”,测量“学”的成果;而且也是检验教师教学过程、考量其教学效果,促进其改进教学方式的有效方法之一,过去那种“以考促学”的观点现在看来显得单一化了,“以考促教”已经严峻地摆在了我们每一位教师的案前。于是“命好题”就成了教师主动发现自己“教之不足”的方法之一:一份份试卷仿佛一张张自我调查的问卷,最后都集中到教师自己手中,通过综合分析,教师最终就知道了:学生的不足,就是我的不足;学生的要求,就是我的目标。从这个意义上说,“命好题”的功用其实很大,千万不可小觑。命好题应该也是贯穿整个教学过程的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如果说“上好课”是对一个教师基本素质的要求,那么能够“命好题”则是一个教师逐步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结合这次对专题的学习,我把自己的学习报告分成以下三方面来进行与同行们作交流:一、通过学习,对命题必要性的新认识 1.基于当前教师命题能力普遍不高的现状。多数教师对学生的练习、检测主要采用两种途径解决:一是购买市场上现成的教辅材料;二是使用上级业务部门编写的试题。这种采用“拿来主义”的做法,使编制习题、命制试题对许多老师来说都变得越来越陌生,教师命题能力逐渐退化。2.基于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需要。许多教师由于缺乏筛选、评价与命制试题的能力,往往原封不动地将教辅材料发给学生训练,通过“题海战术”来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导致学生课业负担过重。我们一方面需要把教学质量提升上去,另一方面也需要把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降下来,这就需要我们深入研读课标、教材,深入研究试题在考察学生的什么知识、什么能力、什么思想方法以及试题的难易程度,通过研究,提高命题能力,并把这种能力迁移到平时的练习、作业设计中,以精选、精编作业,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3.形成过程,也就是需要优化和改进教学的五个基本环节,其中最为关键的是:一改进课堂教学;二设计有效作业。就改进课堂来说,需要把重“教”的课堂转变为重“学”的课堂,使课堂成为以学习为中心的“学”的课堂;就有效作业来说需要教师设计有针对性、高质量的作业。作业是否有效与教师的命题能力直接相关,很难想象一位缺乏命题能力的教师会设计出与教学目标高度关联的有效作业。4.基于提升教师专业素养的需要。教师的专业素养,一般来说,包括专业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