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大学物理试验汇报 课程名称: 大学物理试验 试验名称: 迈克尔逊干涉仪 学院: 机电工程学院 专业班级: 能源与动力工程 162 班 学生姓名: 韩杰 学号: 试验地点: 基础试验大楼 座位号: 一、试验目: (1)了解迈克尔逊干涉仪原理和调整方法。(2)测量光波波长和钠双线波长差。二、 试验原理: 1.迈克尔逊干涉仪结构原理图 1 是迈克尔逊干涉仪光路图, 点光源 S 发出光射在分光镜 G1, G1 右表面镀有半透半反射膜, 使入射光分成强度相等两束。反射光和透射光分别垂直入射到全反射镜 M1 和 M2, 它们经反射后再回到 G1 半透半反射膜处, 再分别经过透射和反射后, 来到观察区域 E。如抵达 E 处两束光满足相干条件, 可发生干涉现象。G2 为赔偿扳, 它与 G1 为相同材料, 有相同厚度, 且平行安装, 目是要使参加干涉两光束经过玻璃板次数相等, 波阵面不会发生横向平移。M1 为可动全反射镜, 背部有三个粗调螺丝。M2 为固定全反射镜, 背部有三个粗调螺丝, 侧面和下面有两个微调螺丝。2.可动全反镜移动及读数 可动全反镜在导轨上可由粗动手轮和微动手轮转动而前后移动。可动全反镜位置读数为: ××.□□△△△ (mm)(1)××在 mm 刻度尺上读出。(2)粗动手轮: 每转一圈可动全反镜移动 1mm, 读数窗口内刻度盘转动一圈共 100 个小格, 每小格为 0.01mm, □□由读数窗口内刻度盘读出。(3)微动手轮: 每转一圈读数窗口内刻度盘转动一格, 即可动全反镜移动 0.01mm, 微动手轮有 100 格, 每格 0.0001mm, 还可估读下 一 位 。 △ △ △由微动手轮上刻度读出。注 意 螺 距 差 影响。3.He-Ne 激光器激光波长测试原理及方法光程差为: 当 θ=0 时间程差 δ 最大, 即圆心所对应干涉等级最高。转动手轮移动 M1, 当 d 增加时, 相当于增大了和 k 对应 θ 角(或圆锥角), 能够看到圆环一个个从中心“冒出” ; 若 d 减小时, 圆环逐步缩小, 最终“淹没”在中心处。 每“冒”出或“缩”进一个干涉环, 对应光程差改变了一个波长, 也就是M1 与 M2’之间距离改变了半个波长。若将 M1 与 M2’之间距离改变了△d 时, 观察到 N 个干涉环改变, 则 或由此可测单色光波长。 4.钠双线波长差测量原理和测量方法从 条 纹 最 清 楚 到 条 纹 消 逝 因 为 M1 移 动 所 附 加 光 程 差 : 钠双线波长差:Lm 是视场中条纹连续出现两次反衬度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