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标准目录1 大体积混凝土定义2 大体积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种类及措施2.1 裂缝产生原因2.2 裂缝种类2.3 防止裂缝措施2.3.1 控制混凝土浇捣温度的措施 2.3.1.1 大体积混凝土内部温度的计算方法 2.3.1.2改善混凝土配比 2.3.1.3 混凝土外加剂的使用 2.3.1.4 利用混凝土的后期强度 2.3.1.5控制混凝土出机温度和浇筑温度 2.3.2 延缓混凝土降温速率2.3.3 改善边界约束和构造设计3 大体积混凝土浇捣3.1 确定混凝土浇筑流程原则3.2 混凝土浇筑前的施工准备3.3 混凝土输送及泵送要求3.4 混凝土的浇捣要求3.5 混凝土二次振捣要求3.6 混凝土表面收头要求3.7 大体积混凝土的养护3.8 混凝土试块制作要求4 混凝土测温点的布置5 参考文献1.大体积混凝土定义所谓大体积混凝土,我国尚无严格规定,一般值的是工业与民用建筑中,最小边尺寸在 1 米以上的结构。美国混凝土学会(ACI)有过规定:“任何就地浇筑的大体积混凝土,其尺寸之大,必须要求采取措施解决水化热及随之引起的体积变形问题,以最大限度减少开裂”。因为结构平面尺寸过大,基础约束强,基础的温度应力愈大,易产生裂缝。我国的混凝土设计规范中规定了允许设置伸缩缝的最大间距。对于大体积混凝土,必须采取技术措施妥善处理温度差值、合理解决温度应力并控制裂缝开展。2.大体积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种类及措施2.1 裂缝产生原因对于大体积混凝土,从施工角度主要是防止产生温度裂缝。大体积混凝土施工阶段产生温度裂缝,是其内部矛盾发展的结果。一方面是混凝土由于存在内外温差而产生的应力和应变,另一方面是结构物的外部约束和混凝土各质点间的约束,阻止这种应变,使其不能自由变形,而产生温度应力。一旦混凝土温度应力超过混凝土的抗拉强度,即出现裂缝。产生温度裂缝的原因如下:水泥在水化过程中产生的水化热。混凝土外界气温变化的影响。当混凝土的内外温差越大,对防止大体积混凝土产生裂缝越不利。大体积混凝土内部和外部的约束条件的影响。外部约束应力是占主导地位。减弱约束是防止大体积混凝土开裂的重要手段。混凝土收缩变形的影响。混凝土内多余水分的蒸发会引起混凝土的体积收缩。混凝土的收缩变形如受到约束,则产生温度应力。2.2 裂缝种类大体积混凝土裂缝大致可分为两种:1)表面裂缝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后,水泥水化产生大量水化热,使得混凝土温度上升,但混凝土由于内外散热条件不同,使得中心温度高,表面温度低,造成混凝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