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文本信息的加工与表达一、课标分析1、课程标准以义务教育阶段课程为基础,以进一步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为宗旨,强调通过合作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在信息的获取、加工、管理、表达与交流的过程中,掌握信息技术,感受信息文化,增强信息意识,内化信息伦理,使高中学生发展为适应信息时代要求的具有良好信息素养的公民。2、课程标准强调结合高中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实际设计问题,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掌握应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思想和方法;鼓励学生将所学的信息技术积极地应用到生产、生活乃至信息技术革新等各项实践活动中去,在实践中创新,在创新中实践。3、课程标准鼓励高中学生结合生活和学习实际,运用合适的信息技术,恰当地表达自己的思想,进行广泛的交流与合作,在此过程中共享思路、激发灵感、反思自我、增进友谊,共同建构健康的信息文化。二、教材分析本教学设计内容由3.1.1常见文本类型、3.1.2日常文本信息的加工与表达、3.1.3报刊类文本信息的加工与表达三部分构成。让学生通过调查、观摩和实践等活动,了解日常文本信息加工的基本方法和要求,对利用电子报刊的形式表现主题和内容进行了介绍,侧重于引导学生从如何分析问题需求或任务需求着手,学会从各种需求中寻找技术解决的办法或策略,从而实现利用恰当的技术表现形式呈现主题,表达意图。三、学情分析学生在初中阶段已经系统地学习了在常用的文本加工软件WORD中对文字进行编排,包括版式、格式、字形、字号、字体、图文混排,添加页面信息、排版输出等等,能够对文本进行简单的排版。但是,学生对如何根据任务需求恰当地选用相关的工具软件,并以合适的技术形式来表达内容,明显缺乏足够的经验和能力。即对于根据任务需求解决实际缺乏问题分析、整体规划和设计制作等能力。四、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①能从操作过程中了解日常文本信息的基本操作。 ②熟悉文本加工软件Word加工文本信息的基本操作。 ③熟练地使用文本加工软件Word对日常文本信息进行加工和美化,能够根据任务需求,表达意图。【过程与方法】①能采用适当表达效果呈现信息。②能熟练运用文本信息加工技术,有计划的、合理的对文本信息加工。③能对自己和他人的文本加工作品的结果进行评价,能归纳解决其问题的基本思想方法。【情感与态度】①能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工具为学习和生活服务。②认识到利用计算机对文本信息加工的价值。③在应用和体验文本加工软件Word加工文本信息的过程中,形成对信息技术求知探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