害虫的生物防治 学院: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班级:09 级生物科学汉班 学号:20091103649 姓名:范丽红 指导老师:吕秀华 害虫生物防治 一、害虫生物防治的定义 广义:利用生物机体或者其天然无害产物,来控制有害动植物种群,使其不能造成损害的方法。 传统:通过捕食性、寄生性天敌昆虫及病原菌的引入增殖和散放来压制另一种害虫。 二、生物防治的方法 1、以虫治虫 利用天敌昆虫防治害虫称为以虫治虫 1.1 以虫治虫的来源 《梦溪笔谈》 元丰中,庆州界生子方虫,方为秋田之害。忽有一虫生,如土中狗蝎,其喙有钳,千万蔽地;遇子方虫,则以钳搏之,悉为两段。旬日子方皆尽,岁以大穰。其虫旧曾有之,土人谓之“傍不肯” 北宋元丰年间,庆州地区出现了子方虫,正在成为秋天田野里的庄稼的危害。忽然又有一种虫子出现了,像泥土中的“狗蝎”,它的嘴上长有钳子,千千万万,遍地都是。(它们)遇见子方虫,就用钳子搏击它,(子方虫)全都被砍成(成为)两段。十天后,子方虫都死了,年成因此而获得大丰收。这种虫子过去曾经有过,当地人称它为“傍(旁)不肯”。 视频1: 以虫治虫,北京放飞200 亿头赤眼蜂 视频简介:7月29日,由200名植保人员组成的9支专业放蜂队,29日分赴北京郊区田间地头统一放飞赤眼蜂等害虫天敌200亿头,其中用于玉米作物防治玉米螟100亿头、用于板栗防治桃蛀螟100亿头。赤眼蜂是一种寄生性天敌,体长只有0.5毫米。一般在玉米螟成虫产卵始期,由人工向田间释放赤眼蜂,其雌性成蜂将卵产在害虫卵内,并孵化变为幼虫,以害虫卵液为营养,破坏害虫的胚胎发育。赤眼蜂幼虫发育成蜂后,咬破害虫卵壳羽化,再去寻找新的害虫卵寄生。如此循环不断,将害虫消灭在卵期,达到防治农作物害虫的目的。 1.2 以虫治虫的事例 2005 年兰州市引进的150 万头管氏肿腿蜂,主要针对近几年南北两山林区柏树双条杉天牛和杨树青杨天牛严重危害树木,且有蔓延之势所采取的生物防治措施,是利用天敌昆虫消灭林木害虫,达到以虫治虫的目的。经过对虫害发生地段的详细调查后,引进的150 万头管氏肿腿蜂近日已在南北两山原有林兰石林场等26 家单位林地和大砂沟绿色通道等试点地段进行了释放,共涉及面积2.5 万多亩。 肿腿蜂是天牛类害虫的优势天敌,此蜂钻蛀性极强,对天牛类有特殊的敏感性,能穿过虫粪沿虫道找到天牛幼虫及蛹,在其体表产卵、羽化。肿腿蜂的幼虫通过吸取天牛幼虫及蛹的营养而导致天牛幼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