啦啦操社团实施方案和训练计划 (纬五一校区) 一、社团实施背景: 啦啦操是学生非常乐于参与的一项综合性体育活动。活动形式体育与舞蹈相结合,教育性和艺术性相结合,适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小学阶段是学生身体发育的最佳阶段,开展啦啦操活动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舞蹈的兴趣,培养孩子良好气质,增强学生集体意识,让学生在唱唱、跳跳、动动中去感受律动魅力。啦啦操活动不仅能够达到启迪智慧、和陶冶情操的目的,而且对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也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啦啦操社团培养对象以一、二、三年级的孩子为主,依据学生的年龄及生理特点制定以下啦啦操社团的实施方案。 二、社团实施的目标与任务 1、通过社团活动培养学生对啦啦操的兴趣。 2、使学生掌握正确的啦啦操基本动作和基本要领。 3、发展学生的柔韧性和协调性,树立学生的自信心。 4、增进学生灵活的形体,提高学生对音乐节奏 以及音乐的感受力。 5、要求 学生能有初 步 的舞台 表 现 能力。 具 体目标: 主要目标:素 质、形体、套 路 兼 顾 目标:手 位 和步 伐 的练习 三、社团的准 备 与要求 1、做好相关动员工作,提前告知学校负责人、班主任、学生和家长。 2、选拔队员为一、二、三年级各班学生。选拔队员总人数为20人。 3、要求:(1)学生与家长协商、班主任协商好,在学习之余能兼顾社团活动的学生。(2)身体匀称、模仿能力强、学习意识较好;(3)道德品质高尚,能吃苦,具有时间观念和集体主义荣誉感。 四、训练安排和组织机构 1、训练时间和地点: 时间:每周二、周四下午4.30—5.30(每周两次) 地点:啦啦操房、操场 设备:音响、花球、体操垫 所需课时:26 课时 2、组织机构: 组织领导: 指导教师: 五、社团实施与评价: 社团实施: 1、引导学生观看啦啦操相关视频,了解其中的动作要领与魅力。 2、让学生多听音乐,找律动 3、先完整示范再分解动作练习 4、学生集体练习和个别辅导相结合。 5、利用学生互帮互助,优生示范的方法,进一步提高水平。 评价手段: 1、平时评价: (1)学习态度 (2)课堂纪律 (3)出勤 (4)学习及练习情况 2、阶段性评价: (1)阶段的 pk 赛成绩 (2)组别比赛 3、学期评价: (1)随堂评价、评定等级 (2)手位动作的规范 (3)花球操成套动作 六、训练管理和安全措施 1、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校区领导是第一责任人,统筹管理社团活动的正常进行,社团教师负责具体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