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趣?责任!(一)面对本来语文素养不错的蒹葭最近课堂上也越来越茫然无神的双眼,作为语文老师的她困惑了:是对课堂失去了兴趣,还是课业负担过重,抑或是有其他什么原因?作为一个教师的责任促使她决定下课找蒹葭好好谈谈。“蒹葭,最近一段时间怎么回事?怎么上课老走神?”“老师,对不起,我也不想这样,可精力就是集中不了,您课讲得也挺好,可一听您讲时间长了,我就走神了。”“我讲时间长了,你就走神了?也就是说我讲得太多了是吧?”蒹葭点点头,似乎意识到什么,又赶紧不好意思地摇摇头。她宽容地一笑,接着问:“蒹葭,你对什么最感兴趣?”蒹葭不假思索地说:“玩网络游戏。”“这么优秀的学生也对网游感兴趣?”她有些疑惑,不过转念一想,玩可是孩子的天性。“为什么游戏有那么大的吸引力呢?”作为一个有良好修养的她,除了在电脑上制作课件、编制教案、查找资料、写写文章、处理照片、听听音乐、看看电影等她认为有意义的事情外,她从来不在电脑上玩游戏,哪怕和陌生人聊天也很少。蒹葭想了想,笑笑说:“我也说不好,就是觉得有趣。”她定了定神,若有所悟:看来还是应了爱因斯坦那句话——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的人在电脑上不吃不睡可以玩几天几夜呢,若是学生能把这样的劲头用在学习上,智商再低,也不会学不好的;负担再重,也会乐于接受的。陶渊明“好读书,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学习也是可以达到这个境界的。看来,现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才是关键。无论老师讲得是如何天花乱坠,热情洋溢;分析得是如何透辟详细,鞭辟入里,如果学生不动脑思考,不动口去读说,不动手去写记:也就是说不主动去参与,即使学生有再好的自制力,单凭一对耳朵去听,也会兴味索然,坚持不了太长时间的。的确,老师霸占讲台的时间太长了,把讲台变成了自己表演的舞台,而不是学生发展、提升的平台,现在是应该把讲台、课堂还给学生的时候了。“好了,老师知道了,你以后就把学语文当做玩游戏吧,你一定会感到她比你玩的任何游戏都有趣的多呢。”她走近蒹葭,并轻松地拍拍蒹葭的肩。“是吗?”蒹葭不相信地问道。“不信你试试。”她露出平时少有地调皮的笑。“怎么个试法呢?”蒹葭不解地问。“到时老师会配合你们的。”她狡黠地说。“哦,我知道了。”蒹葭仍茫然。“不过要对自己充满信心哦!拿出玩游戏的劲头来!”她鼓励道。蒹葭被老师的鼓励感染了,重重地点点了头。她朝蒹葭挥挥手,笑着说:“好了,你可以走了。”(二)第二天,语文课时间到了,她步履轻盈、神采奕奕地走进教室。她拍拍手,微笑地对学生们说:“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做一个游戏------”老师话还未说完,一听说玩游戏,学生兴奋了。她再次拍拍手:“大家请听我说,玩什么游戏,怎么个玩法。”她顿了顿,学生都支起耳朵听着。“今天我们上《云南的歌会》一文,同学们一会儿先把沈从文先生的这篇美文认真读一遍,你看你最喜欢哪个地方什么形式的歌会,并能说出至少两条理由。五分钟后,我们看谁能用简洁凝练的语言告诉大家,语言凝练,理由充分者胜出,下面游戏开始!”于是教室里一改往日的沉闷气氛,沸沸扬扬的读书声让她感到很欣慰。蒹葭朝她会意地笑了,也和大家一样用心读起书来,还不时地在书本上圈圈点点,勾画批注。五分钟后,她拍拍手,笑着说:“把你们的发现告诉大家吧!”于是教室里争先恐后地响起了不同的答案声。“我喜欢山野对歌,因为它是才情智力的大比拼。”“我喜欢山路漫歌,因为它表现出一种自然、淳朴的本色美。”“我喜欢村寨传歌,因为它场面宏伟,气势壮观(隆重:人多、时间长、盛妆)。”------然后由学生评出优胜者,奖小红旗一面,并给予掌声鼓励。胜出者面露喜色,落后者摩拳擦掌。课堂继续,进行下一轮的游戏。“这一轮的游戏项目是:再次浏览课文,看文中写了哪三种人,你最喜欢哪一种?并说说理由。作者是怎样描写的?给你的写作有哪些启示?这一轮游戏规则是:五分钟后理由充分,说明具体,条理清晰者胜出。”她明确地说。于是学生又聚精会神地看起课文,圈点勾画起来。五分钟后,学生又争先恐后地抢答、点评、鼓励,掌声响成一片。老师只微笑着适当加以点拨提升,她对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