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党委换届工作总结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乡镇党委全体党员大会,总结机关党委几年来的各项工作,选举产生新一届乡镇党委员会。现在,我代表党委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一、主要做法1、高度重视,周密安排部署。县委把乡镇党委换届工作作为当前的首要重点工作来抓,坚持早筹备、早谋划、早行动、早落实,做到了六到位,确保了乡镇换届工作的扎实开展。一是组织力量保障到位。在7月份县委就根据省市委换届工作的相关要求,及时成立由县委书记任组长,主管副书记和组织部长任副组长的乡镇党委换届工作领导小组,设立了纪律检查组、人事调配组和选举组织组三个工作小组,具体负责各项工作落实。并建立了县委常委包联乡镇党委换届工作制度,为11名县委常委都确立了联系点。各乡镇也成立了换届领导机构,落实专门力量开展工作,为换届工作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二是工作方案制定到位。为了确保整个乡镇党委换届工作依法有序开展,县委先后召开了两次常委会专题研究和部署党委换届工作,并结合本次乡镇党委换届工作时间紧、任务重的实际,在7月份就及时研究制定出操作性强的换届工作意见,下发了关于召开乡镇党代会有关问题的通知,对换届的时间、方法、步骤和选举工作做出了详细具体的安排,提出了明确要求,为选举依法、规范进行奠定了基础。三是明确责任培训到位。县委坚持用责任制管责任人,用责任人带一班人,建立了县委书记是第一责任人,主管副书记是直接责任人,乡镇党委书记是具体责任人的乡镇党委换届三级责任制。并落实了组织、纪检等部门的监督检查和协调指导责任。在此基础上,县委采取以会代训的形式,对各乡镇党委书记、主管副书记和党务干部就乡镇党委换届的相关内容进行两次专题了培训。共培训85人次。四是严明纪律要求到位。县委在乡镇党委换届之前,就下发了《关于在乡镇党委换届工作中进一步严肃组织人事工作纪律的通知》,明确提出对到处拉关系、找门路、“跑官要官”的,不仅不能提拔重用,是考察对象的取消考察对象资格,情节严重的还要进行组织处理。特别是对县级领导干部“约法三章”,要求县级领导要带头做到不说情、不打招呼、不以个人名义随便干预换届人事安排。为换届工作的顺利进行营造了一个风清气正的换届环境。2、精心组织,科学调配干部。一是全面进行考察考核。2006年7月份县委按照体现科学发展观的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办法,认真研究制定了《乡镇领导班子考察实施方案》,组织4个考察组,对全县10个乡镇党委和1个城区街道办事处党工委的现任领导班子采取民主测评、民意调查、实绩分析、个别谈话等方法和手段,进行换届考察;同时,对新一届领导班子人选进行全额定向民主推荐。对班子成员的德、能、勤、绩、廉、学等方面进行了全面考核了解,为乡镇党委换届提供了用人依据。二是及早把握思想动态。结合考察结果反馈工作,县委主管副书记和组织部长深入各乡镇,亲自找班子成员谈心,掌握思想动态,当面征求每位乡镇科级干部的意见,提前做好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教育领导干部正确对待名誉、权力、地位和个人得失,自觉服从组织安排。特别是对因年龄关系不再提名的和转换工作岗位的同志,逐个找其谈话,加强思想沟通,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积极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通过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为乡镇党委换届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三是认真研究人事方案。县委坚持干部“四化”方针和德才兼备的原则,严格按照市委关于乡镇党委换届领导职数的要求,围绕建设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勤政廉政、团结协调、朝气蓬勃、奋发有为的乡镇领导班子,在人事配备中始终坚持七条原则,即按规定职数配备干部、优化领导班子结构、充分发扬民主、大稳定小调整、实行交流回避、激励干部扎根基层和解决遗留问题,科学调配干部。在这次乡镇党委换届人事调配中,共调配乡镇干部116名,其中党(工)委班子成员85名,不进党委班子的纪委副书记11名、人大副主席10名、副乡镇长10名。新一届乡镇领导班子成员平均年龄36岁;妇女干部4名。每个乡镇均配备了30岁以下的党委班子成员,有6个乡镇党委班子配备了30岁以下具有大学本科文化程度的干部;并对在乡镇连续任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