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新零售无人售货柜新零售无疑是今年最火的概念之一,移动互联网的发达、新技术/新应用的出现,带来支付的便捷与供应链革命,加之新生事物层出不穷国内消费观念的短暂宽容,使得更多的零售新业态得以出现。无人便利店刚成为全社会热门话题不久,无人货架的热度却后来居上,大有去年年底共享单车的火热势头。相比于早就出现的自动售货机和前几月火爆异常的无人便利店,业界对无人货架的欢迎程度更高,为何出现这种奇怪现象?我们将三者放在一起对比,来分析缘何无人货架会逆袭而上。同样主打无人,为何无人货架更受欢迎?无人零售方面,出现最早声势最小的则是自动售货机。在移动支付尚未普及前,货币识别类的自动售货机就已在人流较大的地铁站等公共场所出现,而支付宝、微信支付火爆之后,自动售货机开始增多。凭借没有收银员、结账无需排队、全天候售货这些特点,一经现身北京、上海、浙江等地即成为了大众关注的焦点。因此,与自动售货机与无人便利店同宗同源的无人货架算不上太新鲜的事物。然而,从入局创业公司的数量和获得资本青睐的关注度来看,无人货架更胜今年 7 月,在线一份数据显示,相比日本 580 万台,美国 691 万台,中国自动售货机还不到 20 万台。无人便利店方面,除了杭州首个亮相的淘咖啡,阿里似乎并没有大规模的布局无人便利店,更多的是将淘咖啡作为一次新零售试验。而截止 9 月 28 日,缤果盒子全国落地 158 家店,进驻 22 个城市。而发展不过几个月时间,无人货架已超过 2 万台,随着这波 30 亿融资的助推,相信整体规模将很快超过发展多年的自动售货机的数量。前有自动售货机,后有无人便利店,为何偏偏无人货架火了?为何看起不如无人便利店酷,发展时间又没有自动售货机长的无人货架更被青睐?我觉得主要得益于无人货架存在的三个优势:第一,无人货架前期投资较小,门槛更低。无人便利店前期投入成本主要分为盒子价格和盒子内部设备价格,即外部盒子成本、内部冷柜、货架、软件设施、电子价签、租金等。第二,无人货架布局的是办公室空白市场,竞争压力小。无人便利店火爆之时,业界对其存在的意义就提出过拷问,无人便利店其本质仍是社区商业区中遍布的超市、便利店中的一种。而自动售货机办公室虽然也是其布局的一个重要场景,但限于成本问题,其分布密度要远远低于无人货架。办公室作为零售尚未涉足的场景,无人货架进入这个空白市场竞争压力很小。第三,抢占 2 亿白领办公室 8 小时,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