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文体旅游局传承进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工作总结 一、为充分展示我市近年来非遗保护工作成果,推动非遗保护和传承,大力弘扬我市优秀传统文化,20xx 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当天,非遗主题活动在文庙隆重进行。市级、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现场展示非遗技艺和成果,广阔市民群众与非遗传承人面对面沟通、品尝非遗美食、感受非遗魅力,现场气氛热烈。通过开展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系列活动,期待更多的人关注、支持非遗保护工作,使得更多优秀的传统文化得以保护、传承和进展。 二、祭孔,是华夏民族为了尊崇与怀念至圣先师孔子而进行的隆重祭典。为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中华文化的薪火,市文体旅游局每逢 9 月 28 日举办纪念孔子诞辰活动,以礼;为主题,祭奠至圣先师,传承传统文化,弘扬时代精神。 三、以我市非遗艺术博物馆为代表的非遗文化传承基地,为进一步弘扬传统文化,提升群众文化素养,推动地方文化事业建设发挥了积极作用。非遗艺术博物馆建成于 2024 年底,属全省首家也是唯一一家乡镇级非遗艺术博物馆;,由展示馆;和体验馆;两部分组成。馆内现成列了以汉州农民版画;、汉州陶艺;、汉州面具;等共五项本土非遗代表项目,共展示非遗传承人作品 100 余件,以及本土艺术家书画(法)作品 10 余件,自开馆以来,先后接待省内外游客20000 余人次。2024 年底,又在博物馆旁新建了一座建筑面积 300平方米的乡村美术馆;,目前与非遗传习所;和汉州面具文创社;一起均对外免费开放,供游客和爱好者体验非遗创作魅力。 四、积极实行措施,抢救地方濒危剧种————汉剧。召集原剧团退休演员,商定将《三娘教子》、《牧虎关》、《生死牌》、《二度梅》、《铡美案》等五个汉剧唱段作为录制保护内容,并组织专人对老艺人的唱段进行录音和视频制作,为抢救性记录汉剧声腔迈出了第一步,为我市留下了第一批宝贵的数字化高清视频资料。与此同时,坚持送戏曲进校园,让学生们了解、学习川剧及不同剧种的戏曲,并适时邀请川剧艺术家及团队走进中小学校,进行戏剧专场演出和戏曲辅导,让学生们近距离感受戏曲艺术的魅力。疫情期间,市文化馆专门开办线上音乐戏曲;栏目,将汉调二簧《三娘教子》、汉调桄恍《生死牌》、《铡美案》以及原创剧目《牵丝配》等汉剧高清视频免费提供给广阔市民,弘扬传统戏曲文化。 五、市图书馆与青白江区图书馆、青白江区博物馆联办穿梭古今;国学经典诵读以及传统拓片体验活动,让学生们在诵读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