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安全与可靠性 可靠性工程是提高系统在整个寿命周期内可靠性的一门有关设计、分析、试验的工程技术。可靠性是指产品在规定的条件下和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产品的可靠性与外界环境的应力状态和对产品功能的需求密切相关。如今,可靠性工程已经渗透到了社会的各个领域,包括建筑、化工等方面。可靠性工程的讨论对于提高产品、结构的安全和可靠性能尤为重要。为了实现产品的高可靠性,系统科学、统计学和故障物理构成了可靠性工程的基础。特别是故障解析和失效分析备受关注,已逐步深化到材料学、力学、电子学、化学、机械学及物理学等多个学科,侧重微观分析,讨论故障原因、变化规律及预防.本文将从可靠性工程的进展历史现状,讨论的重要意义,和建筑安全的联系几个方面对可靠性工程展开论述。可靠性工程的进展历史现状有组织地进行可靠性工程讨论,是 20 世纪 50 年代初从美国对电子设备可靠性讨论开始的.到了 60 年代才陆续由电子设备的可靠性技术推广到机械、建筑等各个行业.后来,又相继进展了故障物理学、可靠性试验学、可靠性管理学等分支,使可靠性工程有了比较完善的理论基础。我国的可靠性工作起步较晚, 20世纪 70 年代才开始在电子工业和航空工业中初步形成可靠性讨论体系。在汶川地震等重大事故发生后,有关建筑工程的可靠性问题一直是我国学者讨论的重点话题.但是在实践操作中虽然在施工技术方面已经能够比较有效的解决建筑的可靠性问题,但是许多施工单位并没有给予重视,而是偏向于建筑的经济性方面,于是在实际中出现了一些原本不应该出现的重大事故。目前,我国的可靠性理论和应用讨论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一定差距。特别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中国制造”,产品的质量和可靠性面临着国际贸易竞争的严峻考验,我们需要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加强可靠性理论和应用讨论,推动我国的可靠性工程快速进展。可靠性工程讨论的重要意义可靠性工程的诸多讨论成果,有效地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快速进展.对于产品来说,可靠性问题和人身安全、经济效益密切相关。因此,讨论产品的可靠性问题显得十分重要,非常迫切。对于建筑行业来说,提高建筑结构的可靠性,可以防止故障和事故的发生,尤其是避开灾难性的事故发生,如楼房倒塌等,同时也可以延长建筑设施的使用寿命,带来更多的效益。可靠性工程的讨论也是我们安全工程专业的学生所必须了解的一个方面。可靠性工程尤其是建筑结构的可靠性,用力学、物理学等工具从各个方面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