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合同法律制度 第一节 劳动合同法律制度概述 一、劳动合同的概念与特征1、劳动合同的概念劳动合同是劳动者和用人单位之间依法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义务的书面协议。2、劳动合同的特征(1)劳动合同主体的特定性(2)劳动合同内容的法定性(3)劳动合同主体地位的变化性二、劳动合同法及其适用范围1、劳动合同法的概念劳动合同法是调整劳动者和用人单位之间权利义务关系的法律法律规范的总称。2、劳动合同法的含义(1)广义的劳动合同法 泛指我国现行的与劳动合同相关的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包括《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等。(2)狭义的劳动法 特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自 2024 年 1 月 1 日施行)3、劳动合同法的适用范围(1)中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民办非企业单位、依法成立的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等合伙组织和基金会等组织(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订立、履行变更、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适用劳动合同法。(2)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与其建立劳动关系的劳动者,订立、履行、变更、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依照劳动合同法执行。(3)事业单位与实行聘用制的工作人员订立、履行、变更、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务院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未作规定的,依照劳动合同法有关规定执行。第二节 劳动合同的订立 一、劳动合同订立的概念与原则1、劳动合同订立的概念劳动合同的订立是指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经过相互选择和平等协商,就劳动合同的各项条款达成一致,并以书面形式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及责任,从而确立劳动关系的法律行为。2、劳动合同订立的原则(1)合法原则具体表现为:劳动合同的主体合法;劳动合同的形式合法;劳动合同的内容合法;订立劳动合同的目的合法。(2)公平原则劳动合同主体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应当公平、合理。(3)平等自愿原则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在订立劳动合同时的法律地位平等,订立劳动合同是基于双方当事人真实意思的表达。(4)协商一致原则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对劳动合同的各项条款达成一致意见,任何一方不得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对方。(5)诚实信用原则劳动合同订立过程中,任何一方不得有欺诈行为。二、劳动合同订立的主体1、劳动合同订立主体的资格要求(1)劳动者:年满 16 周岁(文艺、体育、特种工艺单位录用人员除外),具有劳动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