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文化服务 APP 设计策略探讨 [摘要]人工智能时代背景下,用户的需求和行为习惯发生了显著的变化。文章通过对短视频 APP 成功提高活跃用户数量的分析,指出用户在情感和关系维系方面的消费趋向,提出基于人工智能的用户参加式公共文化服务 APP 设计策略,并结合人工智能技术,从参加体验思维、社交体验思维、情境体验思维、智慧体验思维四个方面分析了用户参加式公共文化服务 APP 的设计方法,旨在运用人工智能技术创新公共文化服务设计思维,通过促进用户积极参加公共文化服务建设,不断改进公共文化服务用户体验,提升公共文化智慧服务能力。 [关键词]人工智能;公共文化服务;服务设计;用户体验;短视频 人工智能、移动互联网的快速进展推动了经济、社会和文化等各领域的革新,其中用户需求和行为习惯的变化成为时代变迁的显著特征,用户的关系需求成为改变移动服务内容和体验的关键因素。2024 年《互联网周刊》发布的《2024 年度 APP 分类排行榜》中,抖音短视频、快手和西瓜视频位列 2024 短视频 APP 排行前三名[1]。抖音短视频、快手和西瓜视频的成功并非偶然,短视频APP 结合移动应用情境,以用户生成短视频内容为特色,为社交用户创设了记录美好生活、搜索实时热点、漫游全球和与作者互动的服务情境,提升了用户体验黏度,促进了媒体的融合进展。短视频以新的社交语言和用户体验凸显了用户在情感和关系维系程度的消费趋向[2],基于人工智能的社交特色成为短视频 APP 成功提高用户数量的关键,这一点对于公共文化服务 APP 参加式设计而言,非常值得学习和借鉴。在智能驱动的移动互联网服务语境下,公共文化服务需要在人工智能技术支持下,以用户体验为基础,以用户参加为导向,以移动 APP 为媒介,通过文化和社交体验服务形成公共文化服务特色,从而满足用户多样化的体验需求。笔者认为,基于人工智能的用户参加式公共文化服务 APP 设计方法以服务设计思维为指导,以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为支撑,结合用户需求和体验情境进行公共文化服务 APP 设计,符合人工智能驱动下不断提高公共文化服务用户体验的设计需求,体现了移动互联网思维的内涵。 一、参加体验思维:公共文化服务 APP 用户参加式设计基础 随着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的进展,将用户、场景和体验相结合,通过服务设计来提升用户体验成为新的设计创新点。公共文化服务 APP 参加体验思维体现了将“体验作为设计对象”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