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教育经费讨论论文 内容提要:财政分灶吃饭,市场经济的初步建立,使社会的就业和收入问题凸现,吃皇粮成了香饽饽。为此,县乡政府只得开源节流,加大了农民负担。减少农村教育经费支出成了一种普遍现象,其结果使得农村教育被抽血。农村教育的落后,已经比较严重地阻碍了我国农村的可持续进展,有的地方甚至因此返贫。本文就农村教育经费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思考,认为我国是有能力真正实施九年义务制教育,中央政府建立教育专项转移支付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在确立这一观点时,作者围绕它提出了几点对策。 关键词:农村教育经费思考 国家教育部 2024 年 3 月公布:在 960 万平方公里的神州大地上,15 岁以上人群中竟然还有 8500 多万人基本上不认识字。“义务教育实施这么多年,为什么还有这么多文盲?”政协委员问道。 经济要进展,教育必须适度超前,首先要重视基础教育,解决九年义务教育问题。8500 万文盲,这个沉甸甸的数字再次提醒我们,无论是进展经济,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还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教育都要先行,而当务之急是“俯下身来”,目光朝下,盯住基础教育、义务教育,特别是农村的九年制义务教育。 一、农村教育的现状 农村教育现状随着我国经济的进展,有了较大的进展。但是巨大的城乡教育差异的存在,严重地阻碍了农村教育的进展速度。据调查:2001 年对江西省农村住户调查,作为核心素养的国民教育状况令人担忧:江西农民平均受教育程度低,受国民基础教育平均年限不足九年,绝大多数未能完成九年义务教育,有的干脆就是文盲或半文盲,现代意义上的文盲率几乎达到 100%;虽然他们中有较少部分完成了高中学习,参加过高考,但未能被普通高等院校录用,基本上属于受国民基础教育中质量较差的部分;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的占 42.62%,比上年同期下降 1.12 个百分点;初中文化程度的占 46.87% , 增 加 1.89 个 百 分 点 ; 高 中 及 以 上 文 化 程 度 的 占10.52%,下降 0.78 个百分点。这意味着近九成的农村劳动力仅受过初等以下教育,文化程度普遍较低;且低素养的劳动力比重比上年同期上升 0.78 个百分点。 农村职业教育几乎是空白,农村职业教育机构形同虚设,加上由于学费高和应用方向不明等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农村劳动力在就业前,参加职业教育的人数极少,少许职业教育大多是打工期间的在岗教育。 江西是全国教育水平较高的省份,农村教育状况也就如此,可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