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水利工程论文 1 农村水利工程管理面临的问题 我国水利工程开始于五六十年代,有着较为久远的开发历史,但是由于当时的技术水平跟不上时代的进展,导致很多基础设施的建设存在一些漏洞,其相关部门也并没有着手处理这些管理上的问题,过多的把工作重心放在水利工程的兴修与建设上。因此,在后期工作中就会遇到基础设施管理不当带来的问题。此外,很多早期开发的水利工程项目因为产权不明确,建成后仅用于使用,但没有专业人员对其进行监督和管理,使得长期处于工作状态下的设备出现老化、损坏的问题,给农民的生产生活工作带来不便的同时也直接影响了农村经济的进展。在实行生产责任制后,农民的生产和管理方式也逐渐产生了变化。同时,随着科技进步带来更多的机遇,农民对个人生产所产生的经济效益有了较强的责任意识,但是集体意识仍旧淡薄,就会出现管理滞后的问题。与重建设轻管理的问题不同,对于水利设施的管理滞后,就会产生水资源的浪费、农业生产设备不合理的利用等现象,就使得农村出现了区域性的进展不协调问题。不仅如此,这种怠慢的管理制度也让农业生产工作很难深化开展,成为了水利工程建设的制约条件。此外,水利工程项目的管理人员在这个问题上有着责无旁贷的关系。由于管理人员的意识疏忽、素养较差,使得管理上的问题不但没有减轻,反而带来更多的隐患。产权不明确、资金不足、设备老化等问题都是工作人员不合理监管带来的后果。因此,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较差,是影响水利工程管理的最重要因素之一。 2 对农村水利工程管理的措施 首先,政策的引导对于水利工程的建设起着重要的指导性作用。建立健全的管理政策,依照国家水利部门的相关法规进行规划,改善与调整在农村水利工程管理上不合理的因素,并加强对水利工程的监督和管理。在正确的政策的引导下,可以达到促进资源合理优化配置的目的,也对水利工程的资金问题进行更好的分配。让制度和实际问题更好的有机结合,相辅相成,达到共同促进进展的效果。想要加强对农村水利工程的管理,就必须完善农村水利设施的管理体制。正确对待水利设施的管理工作,配合科学的管理方法,把对水利设施的管理问题落到实处,责任到人,才能有效的提高对水利工程管理的监督。在完善水利管理体制的过程中,要着重处理遗留问题,把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产生的问题根除,减少对日后的影响。水利工程建设是农业生产工作过程中一个重要的生产条件,因此,加强对水利工程的管理,也是对水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