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舞蹈教学论文 7 篇 第一篇 一、高校舞蹈教学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舞蹈教学原则,是指对老师进行舞蹈教学工作的基本要求。 1.认识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舞蹈教学实践性强,因此舞蹈专业课不宜长篇演讲,要善于将个人认识渗透在教学实践中。认识包括:对身体运动规律的剖析、各种舞蹈常识、舞蹈者对音乐的感应、情感在舞中的宣泄、舞蹈观、艺术道德等。 2.启发与强制相统一的原则 舞蹈教学虽有一定的强制性,但一个有修养的舞蹈老师应善于在教学中运用启发式教学方法,从而培育学生的非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包括:对舞蹈艺术产生浓厚兴趣;端正学习动机,把学习与祖国紧密联系起来;树立远大而又实际的理想;唤起战胜苦痛的毅力;树起坚强的意志与信念;养成勤奋、刻苦的品德等。 3.有序与超前相配合的原则 有序,就是由浅入深、由简到繁、循序渐进的原则;超前,课堂内容比学生承受力略有超前,让学生总有个向前的目标。 4.共性与个性相兼顾的原则 共性教学,老师所教内容对所有学生都是一致的、平等的;个性教学、“因材施教”,每个学生的都存在个体差异,我们应通过学生的课堂排位,排练时的角色分配,发挥学生的个性,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这两种教学是相互兼顾、同步进行的关系。 5.复习课与新课相交叉的原则 舞蹈老师应善用新课与复习课相交叉的原则,将学过的一些舞蹈动作重新组合,并设下新的目标,使课产生变化。 二、高校舞蹈教学进展策略 1.建设与完善舞蹈课程体系,创新舞蹈教学 中国的舞蹈教育历史中一直没有统编的教材,所以,在舞蹈教学中,我们必须根据人才培育的目标,从适用性和针对性出发,进行教学大纲的制定以及教材的编写。这一点也是高等院校舞蹈教育在新的市场需求情况下必须有所突破的重难点。一方面,要突出舞蹈教学的特点,以加强学生综合能力和整体素养为目标,勾画出属于高等院校舞蹈教学的框架,创新教学。另一方面,应紧紧围绕培育适应性强的能力型人才这一中心来具体安排教学计划、教学进度。对于教材的编写,应该向舞蹈的知识方面侧重,尽量让学生了解到多元舞蹈文化的新内涵,真正学习到新的技艺、新的知识、新的方法、新的审美。对于学生能力培育方面,应该根据新课改要求,以应用性强的课程内容为主导,达到素养和能力的共同提高。当然,在课程设置上,也要抛弃以偏概全的思想,充分发挥每个人的制造性,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 2.从老师的素养和能力抓起,对老师提出新要求 (1)老师要有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