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学校青年老师论文 一、高等学校青年老师培育的现状和必要性 有的青年老师没有经过当助教的锻炼,直接走上大学讲台,结果由于讲课经验不足,就会造成课堂教学效果不良,有可能使教学双方互不满意。此外,有些青年老师,由于职称评定、评价指标等原因,把重心放在了科研和课题等方面,而在教学上投入的精力不足,使得教学基本功的训练没有得到加强,不能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和改进教学方法,最终不能提高教学能力,也将导致教学质量得不到提高。人才培育的关键在于师资队伍。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对高校青年老师素养的也要求越来越高,青年老师只有不断进行教育创新,不断提高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才能培育出社会所需要的高素养创新型人才。 二、高等学校青年老师培育方面存在的问题 1.青年老师的教育背景对其从事高校教学工作有着较深远的影响。当前高校青年老师多数为非师范类毕业生,他们没有参加系统的老师教育课程的学习过程,也没有接受过专门的老师职业训练,只是经过短暂的岗前培训后,直接担任一线老师。这种现象直接导致了青年老师没有建立良好的教学基础,又没有较好的渠道来培训教学方法和手段,这使得教学能力不能得到有效的锻炼和提高。青年老师们只有通过实际教学过程中慢慢摸索,而这种方式的代价就是不高的教学能力所产生的不良的教学效果,既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又将导致整个学校的教学水平较低。 2.高校中普遍存在的轻教学、重科研现象也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由于社会氛围和竞争压力,科研和发表学术论文的重量远超过教学的观念深植于广阔青年老师心中。导致青年老师对教学的投入较少,影响了整体教学质量的提高。一流高校必须承担起科学讨论的重任,自然也要求老师重视科学讨论。但重视科研不等于忽视教学,科研的最终目的是培育创新型人才,大学的科研应与人才培育有效地结合,培育人才才是大学教育的根本。 3.老师自身进展的欲求影响青年老师对教学的投入力度。青年老师刚刚参加工作,对自己的事业都有一定的规划和期望,认为自身进展同样重要。因此,为了提高自身的素养和水平,有些老师会选择出国进修或在职攻读博士学位,这些压力所在,使得他们投入教学的精力很有限,这些都将对教学产生一定的影响。 4.学校的教学氛围也是影响青年老师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大学除了要求老师的基本学历外,缺少对进入大学老师行列的人员进行系统的教育教学专业培训,使得他们在教育理念、教学方法、教学手段、领导能力与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