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局长事迹材料 崔海鹰同志先进事迹材料 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关系到广阔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到经济的进展和社会的稳定。近几年来,广东省各级劳动保障部门仔细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心系民众,情结民心,不断增强宗旨意识和服务观念,牢固树立“以民为本”的思想,急民所急,解民所忧,一心一意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着力解决了一些群众关怀的热点难点问题,为群众在就业和再就业、社会保障以及合法权益维护工作等方面筑就一道道安全港湾,使广阔人民群众在经济改革大潮中充分享受到社会进展带来的丰硕成果。 铺筑民生路——切实解决群众就业难问题 就业是民生之本。增加就业,改善民生,是解决困难群众生产生活问题的重要内容。 广东作为经济大省,经济增长速度较快,可提供的就业岗位相对比较充裕,但由于大量的生产性和技术性岗位不适合下岗失业人员就业,再就业压力进一步加大,这使就业和再就业问题日益成为近年来广阔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成为困难群众生产生活中最为突出的问题。因此,解决好广阔下岗失业人员尤其是“4050”(女 40 岁以上男 50 岁以上)就业困难群体的再就业问题,努力为困难群众铺筑就业和再就业的康庄大道,就成为各级党委政府和劳动保障部门工作的重中之重。 近年来,广东省各级劳动保障部门仔细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确定的再就业工作方针和工作部署,积极推动各项再就业工作。特别是去年 9 月份全国再就业工作会议以来,各级劳动保障部门进一步加大再就业工作力度,从构筑再就业扶持政策平台入手,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先后出台了 20 多个再就业扶持政策,努力争取财政支持,今年全省省、市、县三级财政共预算安排再就业资金 10.09 亿元,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奠定了坚实的政策和资金基础。针对下岗失业人员的特点,各级劳动保障部门不断强化公共就业服务,完善服务功能,大力推动劳动力市场建设,积极为下岗失业人员提供失业登记、就业信息、职业介绍、职业指导、档案托管、培训申报等“一站式”和“一条龙”服务。各地劳动力市场等就业服务机构坚持根据“优质服务、优良作风、优美环境”的标准,贯彻“服务人民,奉献社会”的服务宗旨,不断改善群众办事环境,提高服务水平,争创文明窗口。同时,进一步健全再就业援助制度,对“4050”人员实行岗位援助和服务承诺制度,提供“一帮一”跟踪服务,始终做到把服务对象挂在嘴上、记在心里,把服务措施落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