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县水灾及灾后恢复和发展情况的调查与思考

×县水灾及灾后恢复和发展情况的调查与思考_第1页
×县水灾及灾后恢复和发展情况的调查与思考_第2页
×县水灾及灾后恢复和发展情况的调查与思考_第3页
寿县 1991 年水灾及灾后恢复和进展情况的 调 查 与 思 考寿县地处安徽省淮河中游南岸,东临淝水,西界淠河,南依江淮分水岭,北靠八公山。国土面积 2986 平方公里,辖 32 个乡镇,耕地 184 万亩,总人口 123 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07 万人。1991 年, 寿县遭受了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涝灾害,全县受灾程度之深,在安徽省也属罕见。灾后,寿县迅速恢复生产,加快建设,取得了抗灾史上的重大胜利。一、1991 年洪涝灾害损失惨重“”“”寿县由于位处江淮丘陵地区,是淮河的 洪水走廊 ,有 七十二水归正阳 之说,洪涝灾害“”频繁,被称为 水口袋 。解放前 1450 年至 1949 年的 500 年间, 共发生水灾 122 次。解放后的 50 年间,全县发生较大型洪涝灾害 18 次,几乎两、三年就有一次。全县 50%耕地、60% 的人口和 70%以上的工农业总产值,长期处在洪患威胁之下。1954 年大水,在7 月份的 22 天中,累计降雨量 700 毫米,正阳关水位达 26.55 米,是有记录以来的最高 洪水位, 全县淹没耕地 114 万亩,被水围困 25.8 万人;1991 年夏, 淮河地区普降暴雨,从 5 月 18 日到 7 月 10 日,寿县降雨达到 968.7 毫米,是历史同期的 5 倍,其中 6 月12 日至 14 日三天降雨 424 毫米,为全省同期降水量最大值,超过 200 年一遇。 与此同时,淮河上游及大别山区洪峰迭起,寿县内湖外河水位暴涨,正阳关最高水位达 26.51米,超保证水位 0.51 米。 外洪内涝夹击,寿县古城被水围困达 3 个月之久。全县 32 个乡镇有 27 个乡镇受灾,成灾人口 85.2 万人,特重灾民 41.4 万人,11.5 万户 43.9 万间房屋被毁坏,46 万灾民无家可归,直接经济损失 9.8 亿元,其中灾民固定资产损失达 2.2 亿元。农业受灾最重,损失达 5.5 亿元,全县复种面积 315.6 万亩,受灾 266.1 万亩,绝收110 万亩, 受灾面积占复种面积的 84%,因灾减产占估计产量的 58%。全县 314 个乡以上工业企业有 254 个受灾停产或半停产,经济损失 8153 万元。 基础设施大部分被毁,129 处生产圩堤全部漫溃,水利、 交通、电力、通讯、 气象、 文教卫等设施直接经济损失达 9730 万元。二、抗洪救灾取得巨大胜利面对严峻的灾情,寿县防汛抗旱指挥部带领全县广阔干部群众,全力以赴抗洪救灾。经过全县人民艰苦奋战,制造了抗灾史上的奇迹,'91 抗洪斗争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一是保...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不二商店+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我是你的不二选择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