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论文插入页码假如你重新修改了文章内容,就需要更新一下目录,方法是:在目录区域内,点右键,选更新域。当选更新域后,选第二个更新整个目录点确定。就 OK 了。关于民族的论文范文跨国界民族概念与内涵的界定内容摘要:目前,国内关于我国跨国界而居的民族的讨论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和气候,但民族学界对这类特别群体的称谓不尽相同,主要有跨界民族、跨境民族和跨国民族之称,这 3 个概念的定义和内涵的界定上仍然存在分歧、争议和不足。应把跨国界而居的特别民族群体称之为跨国界民族,其特点包括:(1)跨居于不同国家的各部分已拥有不同国籍;(2)跨居于不同国家仍有相对集中的聚居地;(3)跨居于不同国家的各部分仍保持认同。关键词:跨界民族;跨境民族;跨国民族;跨国界民族一、相关概念界定的争议在人类社会文明进程中,由于作为人们共同体的民族形成过程与人类社会的国家进展过程的交错重叠,造成了国家疆界与民族分布地域的普遍不一致。当今世界上,同一民族生活在若干国家,一个国家包括若干民族的现象相当普遍。正如恩格斯所言:没有一条国家的分界线是与民族的自然分界线,即语言的分界线相吻合。[1](P1)这种国家疆域与民族分布地域的交错重叠,使民族与国家的形式主要表现为 3 种形式:即 1 个国家 1种民族、1 个国家多种民族和 1 个民族多个国家,而后两种形式更为普遍,而且往往存在于同一区域,即相当一部分民族的传统居住地域被国家政治疆界所分割,成为跨国界而居的民族。伴随现代国家建立的全过程,大规模的民族迁徙时有发生;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推动,各民族的流动性也在不断加大。这些因素都在加剧着同一民族跨国界而居的现象。我国学术界对这类特别群体的讨论,经历了从边政学到跨界(境、国)民族专门化讨论的进展历程。国内对跨界(境、国)民族的讨论是伴随 20 世纪 80 年代后期的第三次世界民族主义浪潮而掀起高潮的。但假如泛指在内容上涉及这类特别群体的讨论,那么它的讨论历程可以追溯到民国时期。当时曾十分活跃的边政学者和民族学者们的讨论就已经涉及了这方面的问题。如 1935-1936 年中央讨论院历史语言讨论所讨论员凌纯声等人参加中英会勘中缅南段界务时,就已注意到了民族的跨国界而居问题,在其《中国边疆民族》、《中国边疆文化》等论文中,已涉及了跨国界而居的民族在周边国家活动的情形等。不过从总体上看,当时的这些讨论成果,在性质上还属于边政学的范围。1957 年,中央民族学院刊行了石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