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材料力学》课程实验教学改革材料力学是工科院校一门重要的技术基础课程,它不仅是后继课、专业课的基础,而且还具有很强的应用性,是工科学生最先与实际接触的桥梁。它的一个重要有机组成部分—材料力学实验课,在培育学生的工程素养以及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方面有着其他教学不可替代的基础作用。然而,目前材料力学实验课普遍存在着许多弊端,(1)材料力学实验课从属于材料力学理论课程,实验多是测量某个物理量或单纯的验证性实验,内容单一,形式固定,各实验还配有详细的实验指导,学生照搬实验指导进行实验,处于被动的状态;(2)实验内容与工程实际、高新技术结合较少,有用性较差;(3)实验手段落后,管理封闭,几乎没有创新型试验,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4)实验教学考核体系不完善,许多学生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错误认识。围绕培育高素养创新型人才的目标,改革传统材料力学实验,建立新的实验教学方法、内容与体系势在必行。为此,笔者结合自己的实验教学实践,就《材料力学》课程实验教学方法、内容与实验教学体系等的改革作一些探讨。一、更新实验教学观念,以学生为主体实验教学观念的转变是实验教学改革的核心,在传统的实验教学中,学生处于被动的地位,导致学生没有学习兴趣和制造欲望,限制了学生能力和素养的培育。实验教学必须让学生处于主体地位,将过去以老师为中心、学生被动参加转变为以老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师生共同探究的方式,调动学生在实验中的极积性和主观能动性,才能培育出具有创新能力的大学生。二、改革材料力学实验教学内容及体系传统材料力学实验的主要内容有低碳钢的拉伸实验、扭转实验、直梁弯曲正应力实验,低碳钢的拉伸实验、扭转实验为力学物理量和性能的测试实验。直梁弯曲正应力实验为应力验证性实验,这些实验对学生加深、巩固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是有必要的,但实验内容单调,较少涉及工程实际问题,没有展示出现代工程技术的现状和进展趋势,对培育学生创新性思维的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作用不大。要培育学生创新思维的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必须改革实验内容并把实验分为基本型实验、综合型实验和设计型实验三个层面。基本型实验以了解材料的力学性能为知识重点,着重培育学生掌握实验设备、独立完成实验的能力,它是后续实验的基础。基本型实验可保留必要的传统实验项目,但要提高实验的起点,做到在加强实验的思考性、启发性和有用性的同时让学生独立完成实验。比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