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刘和珍君》导学案 师【学习目标】(1)了解鲁迅的生平及本文的时代背景。(2)理清思路,深入理解文章的思想感情。(3)根据思路,探索语句的含义和作用。(4)了解刘和珍烈士的生平及死难经过,认识反动政府的残忍以及反动文人的下流无耻; 牢记“三·一 八”惨案的教训,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勤奋学习。【重点难点】1.理清总体思路和局部思路,深入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2. 关键文句的理解。【学法指导】 1.朗读法 2.讨论法第一课时学习要点:1.了解鲁迅的生平及本文的时代背景。2.理清文章思路,把握文章内容。课前活动区:学生活动:1.阅读《考一本》知人论世——作家作品、背景简介。2.试着用 20 分钟的时间轻声读一遍课文,读时打记出生字词,待读完后对照《考一本》咬文嚼字——正音正字、词语归档在课文上做些批注。3.有时间有兴趣话就上网查查关于本文写作的详细背景。教师活动:根据学情与时间,考虑补充《鲁迅:少年生活对文学的影响》。课堂活动区:解题:关于题目中的“记”相当于“纪”,并非另有其意,不能把“记念”一词理解为“记叙、怀念”。在白话文刚刚兴起时,人们有时不能严格界定字词,如文中“那里还能有什么言语”中的“那”实为“哪”,鲁迅当时用“记念”实为我们今天所说的“纪念”。一、自主学习,先独立完成下面正音练习,再小组核对,之后读二遍。徘徊(pái huái) 菲薄(fěi bó) 长歌当哭( dànɡ )黯然(àn ) 踌躇(chóu chú) 桀骜(jié ào ) 尸骸(hái)噩耗(è ) 喋血( dié ) 肆无忌惮( dàn )攒射(cuán ) 屠戮(lù ) 殒身不恤(yǔn xù )和蔼(ǎi ) 浸渍(zì ) 洗涤(dí ) 绯红(fēi)二、自主学习与小组合作(一)通读全文,理清总体思路1.分析第一大部分(1-2)的思路思考:文中是否有提示性的语句?如何理解这句话?作者为什么一再强调?提示性的话是“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这句话在文中出现两次。但是这两个“必要”意思不全相同。第一“必要”,说的是悼念遇害者刘,奉献作者最大的哀痛和尊敬,控诉段府的暴行,痛斥走狗文人的阴险论调。第二“必要”,在于唤醒“庸人”,用人们牢记这笔血债。两次强调“必要”,突出了写作动机,旗帜鲜明地表达了作者的爱憎。2.分析第二大部分(3、4、5)的思路用心 爱心 专心1思考:是按照怎样的思路布局的?是按照时间顺序来安排思路的。先回忆与刘的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