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物的代谢【教学内容】 《有机物的代谢》(下) 【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有机物的运输使学生掌握有机物分解——呼吸作用的过程使学生理解各种元素的来龙去脉【教材分析】 这部分内容也是全书的重点与难点之一,主要内容包括有氧呼吸的三步骤、无氧呼吸的过程。 Α.〖教学重点〗 有氧呼吸过程 Β.〖教学难点〗 各元素的来龙去脉【教材处理】 由于学生对这部分内容掌握也较为表面化,解题应用情况也较差,所以宜在强调有氧呼吸过程、讲清各元素的来龙去脉后,加强对学生解题能力的训练。 Α.〖结构〗 导入→呼吸作用→有氧呼吸→无氧呼吸→各元素来龙去脉 →联系与区别→运输(筛管)→解题应用例题分析→学生训 练巩固 Β.〖教法〗 启发式(引导学生理清知识、运用知识)【教学过程】 Ⅰ.复习导入 提问:生命活动的能量来源。(学生回答后引出:呼吸作用) Ⅱ.新课讲授 二、有机物的利用植物体内有机物的利用,是指植物体内的有机物以及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的转变过程。植物可以利用体内的有机物来建造自身的细胞,或者将其中一部分有机物储存在果实和种子等器官中。这些有机物都可以通过呼吸作用进行分解。植物体内每时每刻都进行着呼吸作用。植物的呼吸作用有两种类型: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线粒体是植物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从有机物代谢的角度来看,有氧呼吸是指在有氧的条件下,葡萄糖在酶的作用下彻底氧化分解成为二氧化碳和水的过程:葡萄糖初步分解成为丙酮酸、[H],并且释放少量的 ATP C6H12O6 酶 2CH3COCOOH+4[H]+2ATP丙酮酸彻底水解成为二氧化碳、[H],且释放少量的 ATP 2CH3COCOOH+6H2O 酶 6CO2+20[H]+2ATP前两步产生的[H]与氧气结合生成水,并释放大量的 ATP 24[H]+6O2 酶 12H2O+34ATP总:C6H12O6+6O2+6H2O 酶 6CO2+12H2O+38ATP无氧呼吸是指在无氧条件下,葡萄糖在不同酶的作用下,分解成为酒精和二氧化碳,或者转化成为乳酸的过程:酒精发酵:C6H12O6 酶 2C2H5OH+2CO2+2ATP乳酸发酵:C6H12O6 酶 2CH3CHOHCOOH+2ATP 此要强调与引导学生根据上堂课的方法得出各元素的来龙去脉。 (具体从略)注: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比较:有氧呼吸无氧呼吸进行场所先是细胞质基质,后是线粒体。细胞质基质是否需氧需游离的氧分子参加不需要游离的氧分子分解产物无机物(CO2、H2O)简单的有机物(酒精、乳酸)多(2780 千焦)少(196.65 千焦)放能情况合成 38 个 ATP合成 2 个 ATP三、有机...